百词典

《次韵何伯温三首》

时间: 2025-05-04 00:40:23

诗句

铜瓶一穟蕙,芳洁以自旌。

相看色转睟,未言意先倾。

翛如郑子真,声名岂其卿。

明窗细披挹,心空气和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23

原文展示:

铜瓶一穟蕙,芳洁以自旌。相看色转睟,未言意先倾。翛如郑子真,声名岂其卿。明窗细披挹,心空气和平。

白话文翻译:

一只铜瓶中插着一枝蕙草,以其芳香和纯洁自我表彰。相互凝视时,颜色变得更加温和,未开口心意已相通。他像郑子真一样自在,名声岂能与他的清高相比。在明亮的窗前细细品味,心境平和,空气也显得宁静。

注释:

  • 铜瓶:指插花的器皿。
  • 穟蕙:指蕙草,一种香草。
  • 旌:表彰,显示。
  • 睟:温和的样子。
  • 翛如:自在的样子。
  • 郑子真:指郑玄,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以其学问和清高著称。
  • 披挹:品味,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清高自守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蕙草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洁和高洁品质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诗人对个人品格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和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蕙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纯洁和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的“铜瓶一穟蕙”和“芳洁以自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自我品格的肯定。后句“相看色转睟,未言意先倾”则描绘了一种心意相通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最后两句“明窗细披挹,心空气和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铜瓶一穟蕙:铜瓶中插着一枝蕙草,象征着纯洁和高洁。
  2. 芳洁以自旌:以其芳香和纯洁自我表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赞赏。
  3. 相看色转睟:相互凝视时,颜色变得更加温和,描绘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4. 未言意先倾:未开口心意已相通,表达了心意相通的境界。
  5. 翛如郑子真:他像郑子真一样自在,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生活的向往。
  6. 声名岂其卿:名声岂能与他的清高相比,强调了清高的价值。
  7. 明窗细披挹:在明亮的窗前细细品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
  8. 心空气和平:心境平和,空气也显得宁静,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蕙草比作纯洁和高洁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意象。
  • 拟人:将蕙草赋予了自我表彰的特性,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如“铜瓶一穟蕙”与“芳洁以自旌”,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纯洁和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清高自守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蕙草和表达心意相通的境界,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强调了清高的价值。

意象分析:

  • 铜瓶:象征着器皿的纯洁和精致。
  • 蕙草:象征着纯洁和高洁的品质。
  • 明窗:象征着明亮和清晰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铜瓶一穟蕙”指的是什么? A. 铜瓶中插着一枝蕙草 B. 铜瓶中插着一枝梅花 C. 铜瓶中插着一枝兰花

  2. 诗中的“芳洁以自旌”表达了什么? A. 对芳香的赞赏 B. 对纯洁的赞赏 C. 对自我表彰的赞赏

  3. 诗中的“相看色转睟”描绘了什么? A. 和谐的氛围 B. 紧张的氛围 C. 冷漠的氛围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洪咨夔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岩楼观 雪谷早行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 题子昂长江叠嶂图 林皋亭 于仲元舍赋红梅 赋水木清华亭 退直同柯敬仲博士赋 同阁学士赋金鸭烧香 月出古城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噼噼啪啪 饮泉清节 公议儿 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生篇 寡人之疾 比字旁的字 不存不济 一字旁的字 夜雨对床 包含阗的词语有哪些 囊书 心字底的字 款曲周至 帝阁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