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

时间: 2025-04-29 06:36:38

诗句

出门万水吟风叶,挈友重阳上野舟。

数月雨阴今白日,一身天地此清秋。

逐时庄菊花初放,应节村杯酒暂酬。

晚暮更催双棹返,汴州谁信有沧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6:38

原文展示

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出门万水吟风叶,
挈友重阳上野舟。
数月雨阴今白日,
一身天地此清秋。
逐时庄菊花初放,
应节村杯酒暂酬。
晚暮更催双棹返,
汴州谁信有沧洲。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走出家门,万水千山间吟唱着风中的落叶,带着朋友在重阳节时乘船游玩。经过几个月的阴雨,今天阳光明媚,天地之间,清新的秋天让我心旷神怡。时节正是庄稼的菊花初放,我在村里与朋友共饮美酒,互相酬酌。傍晚时分,夜色催促着我们划船返回,汴州附近的人,谁能相信那里还有广阔的沧洲呢?

注释

  •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挈友:带着朋友。
  • 数月雨阴:经过几个月的阴雨天气。
  • 应节:应时节,表示应景。
  • 村杯酒:村里的酒,指乡村的淳朴酒情。
  • 双棹:双桨,指划船时用的桨。
  • 汴州: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 沧洲:指苍茫的洲渚,这里隐喻远方的未知之地。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意在祈求健康长寿。
  • 菊花: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与重阳节相联系。
  • 汴州:汴州历史悠久,是北宋的都城,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清秋时节,诗人与友人一起游玩,感受自然美景和节日气氛,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游船场景,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出门万水吟风叶”描绘出诗人走出家门,面对广阔自然时的心境,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诗人提到“数月雨阴今白日”,通过对比,突显出秋日阳光的温暖和清新,令人心情愉悦。

中间几句则转向描绘菊花和酒席,展现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通过“应节村杯酒暂酬”表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和温暖。最后两句“晚暮更催双棹返,汴州谁信有沧洲”则通过遥远的地理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给人一种惆怅而又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在清新的秋景中交织着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门万水吟风叶:走出门外,万水千山间吟唱着风中的叶子,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意境。
    • 挈友重阳上野舟:带着朋友在重阳节乘船游玩,表现出友情的温暖。
    • 数月雨阴今白日:经过几个月的阴雨,今天阳光明媚,反映出季节的变化。
    • 一身天地此清秋:身处天地之间,感受清新的秋天,表达诗人的心境。
    • 逐时庄菊花初放:时节正是庄稼的菊花初放,展现出秋天的特点。
    • 应节村杯酒暂酬:在村里应节而饮酒,与朋友共酬,表现出乡村生活的乐趣。
    • 晚暮更催双棹返:傍晚时分,催促着划船返回,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汴州谁信有沧洲:通过遥远的地理意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水”与“风叶”比喻自然的辽阔与美丽。
    • 对仗:句式工整,如“晚暮更催双棹返”与“应节村杯酒暂酬”形成对照。
    • 拟人:将“晚暮”拟人化,赋予催促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重阳佳节的欢愉,同时感悟到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菊花:代表着高洁、长寿和节令的象征。
  • :象征着友谊与人情的温暖。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友人同行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2. 诗中的“应节村杯酒暂酬”意指什么?

    • A. 村里的人都喝酒
    • B. 与朋友共饮,欢庆节日
    • C. 村里的酒很贵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谊的珍惜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梦阳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李梦阳则更显温婉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分析》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与次公夜酌 秋圃 秋山二首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 农家叹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行路难五首 秋雨叹十解 其一 观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艺无双 诣阙 辞金蹈海 启诲 歺字旁的字 太上皇 鬼字旁的字 把家 羊字旁的字 赋食行水 心惊胆碎 逸力 犬字旁的字 包含辙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忿世嫉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