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47:04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白天的太阳在我面前落下,明亮的月亮在我身后跟随。流逝的光阴如同有情一般,在高高的柳树上徘徊。高柳对着我的寝亭,微风的影子在窗前摇曳不定。我的马在旁边卧着,我的仆人也因疲倦而倚着手肘。静静的重门紧闭,我独自思念家中的妻子。她怀抱着两个小儿,夜夜向母亲哭泣。我问老人家,哪里能有这样的福气。虽不怨恨孤枕一人,但也不愧对栖息的鸟儿。心中有子女的思念,外面有月亮的陪伴。怎能比得上长途征战的人,沙尘中听见的号角声。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白石,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受到后人喜爱。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齐名,主张诗歌要有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赴庾直的途中,表达了他对家乡、对妻子和孩子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对家庭的牵挂。
梅尧臣的《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后”便以自然景象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孤独。接着,诗人描绘了高柳、寝亭、风影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对家中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展现了其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无奈。“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家中幼儿的无辜与依赖,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撕心裂肺的思念。诗人不仅在思念妻子和孩子,也在反思自身的处境,体现出对家人深切的责任感。
最后,诗人通过“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将自己的思绪与那些长途征战的人相比较,表达了即使在外也能感知家乡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带有强烈的思乡之情,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梅尧臣的字是什么?
A. 子云
B. 玄宗
C. 斐然
诗中提到的“白日”落在哪里?
A. 我后
B. 我前
C. 我旁
诗人对家中哪位亲属表现出思念?
A. 妻子
B. 父亲
C. 兄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