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36
闻说胡兵欲利秋,昨来投笔到营州。
骁雄已许将军用,边塞无劳天子忧。
听说胡人的军队准备在秋天出征,我昨晚决定放下笔来到了营州。勇猛的战士们已经被将军所任用,边疆的事情不必让天子担忧。
这首诗提到的“胡兵”反映了唐代时与北方民族间的关系,战争频繁。诗中提到的“边塞无劳天子忧”则表达了一种对边疆局势的自信,显示出诗人对将军和士兵能力的信任。
欧阳詹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流传下来,显示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切。
《塞上行》创作于边疆动荡的时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边疆的现实紧密结合,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塞上行》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无奈。作品开头用“闻说胡兵欲利秋”引入,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警觉和紧迫感。接着“昨来投笔到营州”,显示出诗人以文人身份主动投身于边疆事务的决心,体现了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而“骁雄已许将军用”则展示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战斗力,这种信任感减轻了对国家的忧虑,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真实,既有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也有对战士们能力的信任,展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凝聚了诗人对国家的关爱与对士兵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胡兵”主要指的是哪个民族的军队?
A. 汉族
B. 胡人
C. 藏族
D. 满族
“骁雄”在诗中是指什么?
A. 文人
B. 勇猛的士兵
C. 老百姓
D. 皇帝
诗人为何选择“投笔”这一动作?
A. 表示辞职
B. 代表投身边事
C. 表达悲伤
D. 继续写诗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情景,但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争的悲怆与对家国的思念,而欧阳詹的《塞上行》则更注重对将士的赞美与对国家安全的信心,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