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2
原文展示:
筑成台榭,种成花柳,更又教成歌舞。不知谁为带湖仙,收拾尽壶天风露。闲中得味,酒中得趣,只恐天还也妒。青山纵买万千重,遮不断诏书来路。
白话文翻译:
建造了亭台楼阁,种植了花木柳树,还教会了歌舞表演。不知道是谁成为了带湖的仙人,收集了壶中的天地风露。在闲暇中找到了生活的滋味,在酒中找到了乐趣,只怕连天也会嫉妒。即使买下万千重的青山,也遮不断诏书传来的路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11),字子正,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鹊桥仙(寿稼轩)》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淡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炎正为庆祝某人的寿辰而作,诗中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诗中“筑成台榭,种成花柳”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环境的美丽与和谐。而“闲中得味,酒中得趣”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最后两句“青山纵买万千重,遮不断诏书来路”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态度,即使隐居深山,也无法完全隔绝世俗的干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杨炎正的诗风和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以及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态度。通过描绘隐居环境的美丽与和谐,以及隐居生活中的文化娱乐活动,诗人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筑成台榭,种成花柳”描绘了什么? A. 隐居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B. 城市的繁华景象 C. 战争的残酷场面 答案:A
诗中“闲中得味,酒中得趣”表达了什么? A. 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B.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C.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A
诗中“青山纵买万千重,遮不断诏书来路”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态度 B. 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C.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