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呈赵总领)》

时间: 2025-05-09 02:51:02

诗句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

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

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

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

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02

原文展示: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白话文翻译:

买了一艘船,载着月光,醉醺醺地离开了长安。沿着平坦的堤岸行驶千里,穿过杨柳成荫的小路。仿佛听到了清晨黄莺的啼叫,认出了南徐的风景,客人的梦境突然惊醒。再次来到曾经游玩的地方,就像在看一幅画。英雄的事迹,千古的意境,只需倚栏沉思。可惜现在老了,再也没有精力用雄健的笔触描绘江山。天上人间的知己,幸好有使星和郎宿,照耀着这尘世。准备去五湖,为了求得一根钓鱼竿。

注释:

  • 一航月:指一艘船载着月光。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的都市。
  • 平堤:平坦的堤岸。
  • 南徐:古代地名,今江苏一带。
  • 使星郎宿:指天上的星宿,比喻高贵的知己。
  • 五湖:指江南的五大湖,这里泛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11),字子正,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离开长安,前往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炎正在离开繁华的长安,前往江南隐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以及对英雄事迹和千古意境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开长安为背景,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和对旧游地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展现了诗人潇洒不羁的性格,而“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后文通过对英雄事迹和千古意境的沉思,以及对天上人间知己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诗人买了一艘船,载着月光,醉醺醺地离开了繁华的长安,展现了诗人潇洒不羁的性格。
  • “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沿着平坦的堤岸行驶千里,穿过杨柳成荫的小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
  •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仿佛听到了清晨黄莺的啼叫,认出了南徐的风景,客人的梦境突然惊醒,表达了对旧游地的回忆。
  • “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再次来到曾经游玩的地方,就像在看一幅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 “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英雄的事迹,千古的意境,只需倚栏沉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可惜现在老了,再也没有精力用雄健的笔触描绘江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天上人间的知己,幸好有使星和郎宿,照耀着这尘世,表达了对知己的感激。
  • “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准备去五湖,为了求得一根钓鱼竿,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买得一航月”将船比作载着月光的工具,形象生动。
  • 拟人:“依约晓莺啼处”将黄莺的啼叫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 对仗:“英雄事,千古意”通过对仗强化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和对旧游地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事迹和千古意境的沉思。

意象分析:

  • “一航月”:象征着诗人的自由和潇洒。
  • “杨柳绿阴间”:象征着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
  • “晓莺啼处”:象征着清晨的生机和活力。
  • “使星郎宿”:象征着高贵的知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买得一航月”中的“一航月”指的是什么? A. 一艘船载着月光 B. 一个月的时间 C. 一个月亮 D. 一个月饼 答案:A

  2. 诗中“依约晓莺啼处”中的“晓莺”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黄莺 B. 夜晚的黄莺 C. 清晨的乌鸦 D. 夜晚的乌鸦 答案:A

  3. 诗中“准拟五湖去”中的“五湖”指的是什么? A. 江南的五大湖 B. 北方的五大湖 C. 中国的五大湖 D. 世界的五大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登高》: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炎正《水调歌头(呈赵总领)》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杨炎正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而苏轼的赋则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词作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漫成呈文潜五首 其一 晚春二首 其二 晚春二首 其一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其一 赵开祖挽歌辞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二 王拱辰太尉挽辞二首 其一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 其二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 其一 再寄定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恼障 青字旁的字 炊沙作糜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酹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霍瀋 页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忍尤含垢 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即心是佛 丨字旁的字 赤县神州 素数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玉芝 面目犁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