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17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西风起时,篱笆边的花儿也渐渐凋零,寒意虽轻,花香却细腻。随意在红叶上题诗,诗句中的深意谁能领会?虽不怨恨江南的遥远,却苦恨无法寄出书信。最是相思,如同盘中的千枚橘子,十尾鲈鱼。鸿雁被阻,无法归去。算来愁绪满腹,岂止十分。疲倦地倚靠在栏杆上,顾影自怜,身影在天际。如凌烟阁中的图画,与青山有约,但这一切不过是浮生之事。从此决定,买酒朝朝醉,夕夕醒。
作者介绍:杨炎正(1145-1206),字济翁,南宋诗人,与辛弃疾等诗人交往密切。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以西风、篱花、红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中“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后文“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无法传递思念之情的深深遗憾。
诗的结尾“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悲伤
“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中的“长天”比喻什么? A. 时间 B. 距离 C. 心情 D. 空间
诗的结尾“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