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4-26 21:38:35

诗句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35

原文展示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白话文翻译

一声笛音在城角响起,吹散了小梅的忧愁。东风还未到来,是谁将春天的消息传到了我的州郡?听说东边来了千骑,儿童们欢快地骑着竹马,和气洋溢在空中。在桃李还未成荫的地方,准备种植上千株。如今的太守,既有宋代人物的风范,又有晋代的风流。政事成功后谈笑风生,不妨在南楼高兴一番。只怕蓬莱山的仙人,应该侍奉在玉皇的香案旁,难以像寇恂那样留下,暂且留住紫泥诏书,凭轼悠闲自得地游玩。

注释

  • 一笛起城角:笛声在城角响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吹破小梅愁:笛声吹散了小梅的忧愁,小梅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忧愁。
  • 东风犹未:东风还未到来,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谁遣春信到吾州:谁将春天的消息传到了我的州郡。
  • 东来千骑:东边来了千骑,形容热闹的场面。
  • 鼓舞儿童竹马:儿童们欢快地骑着竹马,形容儿童的欢乐。
  • 和气与空浮:和气洋溢在空中,形容气氛的和谐。
  • 桃李未阴处:桃李还未成荫的地方,形容春天的初现。
  • 准拟种千头:准备种植上千株,形容对春天的期待。
  • 今太守:如今的太守,指作者自己。
  • 宋人物,晋风流:既有宋代人物的风范,又有晋代的风流。
  • 政成谈笑:政事成功后谈笑风生。
  • 不妨高兴在南楼:不妨在南楼高兴一番。
  • 蓬莱仙伯:蓬莱山的仙人,象征着高洁和超脱。
  • 合侍玉皇香案:应该侍奉在玉皇的香案旁。
  • 难作寇恂留:难以像寇恂那样留下。
  • 约住紫泥诏:暂且留住紫泥诏书,紫泥诏书是古代皇帝的诏书。
  • 凭轼且优游:凭轼悠闲自得地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炎正(1145-1211),字济翁,号南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水调歌头》是他在担任太守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政事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杨炎正担任太守期间,当时他政事有成,心情愉快,对未来充满期待。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事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对东风、笛声、桃李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一句,以笛声吹散小梅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喜悦。接着,“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一句,以东风未至而春信已到的矛盾,增强了春天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诗中“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一句,通过对热闹场面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一句,则表达了对春天的积极准备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一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政事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享受。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笛声在城角响起,吹散了小梅的忧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东风还未到来,是谁将春天的消息传到了我的州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3.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东边来了千骑,儿童们欢快地骑着竹马,和气洋溢在空中,形容春天的热闹和生机。
  4.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桃李还未成荫的地方,准备种植上千株,表达了对春天的积极准备。
  5.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如今的太守,既有宋代人物的风范,又有晋代的风流,自嘲地表达了自己的风范。
  6.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政事成功后谈笑风生,不妨在南楼高兴一番,表达了对政事的乐观态度。
  7.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只怕蓬莱山的仙人,应该侍奉在玉皇的香案旁,难以像寇恂那样留下,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8.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暂且留住紫泥诏书,凭轼悠闲自得地游玩,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中的“吹破小梅愁”,将笛声比喻为能吹散忧愁的力量。
  • 拟人:如“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中的“谁遣春信到吾州”,将春天拟人化为有意识地传递消息。
  • 对仗:如“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中的“东来千骑”与“鼓舞儿童竹马”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事的乐观态度。诗中通过对东风、笛声、桃李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以及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笛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吹散了小梅的忧愁。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还未到来但春信已到。
  • 桃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还未成荫但已准备种植。
  • 千骑:象征着春天的热闹和生机,儿童们欢快地骑着竹马。
  • 南楼:象征着悠闲和享受,政事成功后谈笑风生。
  • 蓬莱仙伯:象征着高洁和超脱,应该侍奉在玉皇的香案旁。
  • 紫泥诏:象征着皇帝的诏书,暂且留住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中的“小梅”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冬天的寒冷和忧愁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2. 诗中“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恐惧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春天的厌恶 D. 对春天的无所谓

  3. 诗中“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热闹和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4. 诗中“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自嘲 B. 自负 C. 自卑 D. 自大

答案: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是《水调歌头》词牌,苏轼的这首词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辛弃疾的这首词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词都以《水调歌头》词牌创作,但杨炎正的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苏轼的词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杨炎正的《水调歌头》与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两首词都以《水调歌头》词牌创作,但杨炎正的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辛弃疾的词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的作品,对宋代词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 《杨炎正诗集》: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对其诗歌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仙子·别酒醺醺容易醉 天仙子 天仙子 天仙子 天仙子 为许师六题像 天仙子•为婢催妆 天仙子 风仙 天仙子 其十 种花 天仙子 其九 对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良辰吉日 矢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捧腹大笑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自我欣赏 包含假的词语有哪些 题旨 涡电流 彻首彻尾 青字旁的字 周开头的成语 云征 廊肆 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哀死事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