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7:08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问君侯,今几日,还东州。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父老乡亲们举起酒杯,争相劝说史君留下。可怜那千树桃李,默默无语地送别归舟。听到那弹奏笙箫的玉指,将万家的深情厚爱,吹成了无尽的离愁别绪。倚着醉意,袖子被泪水打湿,生怕夕阳匆匆流逝。问君侯,如今还有几日,就要返回东州。回家的时候,梅花已经次第开放,暗香浮动。只怕在路上遇到驿使,提前传来调羹的消息,归去的路途总是无望。功名成就之后,慢慢地前往赤松游历。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11),字济翁,号南溪,南宋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杨炎正为送别友人张史君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史君即将离开时,杨炎正为其送行而作。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
这首《水调歌头(送张史君)》是杨炎正为送别友人张史君而作的诗。诗中通过对桃李、笙箫、夕阳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诗人用“桃李千树”比喻友人的众多门徒,表达了对友人教育成就的赞美。而“拈笙玉指”和“万家遗爱”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百姓中的深厚感情。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悠然自得地隐居或修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逐句解析: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
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
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
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
问君侯,今几日,还东州。
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
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
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桃李、笙箫、夕阳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美好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桃李千树”比喻什么?
诗中的“拈笙玉指”指的是什么?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什么祝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