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6:40
《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在春天的山中,我独自寻求伴侣,伐木声在幽静的山谷中回响。
溪涧里仍然带着寒意,历经冰雪的洗礼,石门在斜阳下照耀着林丘。
我不贪图夜晚金银的光辉,只愿在早晨远远观赏麋鹿的游玩。
兴致高涨却迷失了方向,见到你时,我疑惑是不是漂浮在虚无的舟上。
我们偶尔相见,你邀请我留在晚间。
晴朗的潭水里,鱼儿欢快地游动,春草间鹿儿欢叫。
你劝我喝杜酒,却不求其他的奢望。
前村的山路崎岖难行,醉归时总是无忧无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关心民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隐居张氏的时期,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政治动荡、生活困顿的背景下,诗人通过隐居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杜甫的《题张氏隐居二首》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刻画出春天的幽美景色与宁静氛围。开头两句,诗人以“春山无伴”的孤独开场,表现了他对伴侣的渴望,紧接着“伐木丁丁”则让人感受到自然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深的山林情境。
涧道中“馀寒历冰雪”,不仅描绘出季节的变化,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而“石门斜日到林丘”则展现了光影的变化,给人以温暖的希望。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金银的淡泊,显示出他对物质的无欲无求,反而更珍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后半部分,诗人与友人相见,邀约共饮,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谊。最后几句,杜甫描绘了醉后的无忧无虑,与前村山路的艰险形成对比,暗示了尽管生活艰辛,但在友人的陪伴与自然的怀抱中,心中却无愁苦。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追求,反映出他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广阔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山自然景色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物质财富
B. 自然与隐居生活
C. 名声与地位
答案:B
“伐木丁丁”中的“丁丁”指的是什么?
A. 水流声
B. 伐木声
C. 风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麋鹿”代表了什么?
A. 友谊
B. 自然的和谐
C. 竞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王维的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