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19
初春书怀
——陆游
数掩芦藩并水居,一家全似业樵渔。
春寒例谢常来客,老病犹贪未见书。
驯雀正缘抛食惯,芳兰肯为碍门锄。
药苗满钵无人共,赖有溪僧为破除。
在水边的芦苇丛中,我的居所被几次掩映,
这一家人都像是靠着伐木和捕鱼为生。
春寒来时,常常谢绝访客,
年老多病的我仍然贪恋未见的书信。
驯养的小雀儿是因为习惯了我投食,
芬芳的兰花却因我锄草而不肯绽放。
药苗满钵却无人分享,
幸好有溪边的僧人来帮我解忧。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一生经历了战乱和国家的变迁,饱含爱国情怀,作品风格多样,尤以诗歌成就最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初春书怀》体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春寒、访客、鸟雀、药苗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通过生活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的状态,几次掩映的芦苇丛给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感觉,反映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春寒例谢常来客”一句,表明诗人因年老多病,拒绝了来访的客人,表现出一种对外界的排斥和内心的孤独。同时,诗人对书信的渴望,显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后面几句则通过驯雀和芳兰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驯养的小雀因习惯而来,象征着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依赖;而芳兰因被锄草而不肯绽放,则引发人对生命、成长的思考。
最后,药苗的满钵和溪僧的出现,给人以一丝安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希望与坚持。整首诗中,陆游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观察,深刻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渴望知识、友情的心情以及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深沉的哲理和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常常拒绝来访的客人?
诗中提到的“溪僧”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