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6:19
严州道中
作者: 沈鑅 〔清代〕
浮云出层壑,日夕变晴晦。
峭影逼峰尖,局步危石背。
下有百尺溪,蛟龙隐其内。
桡声一水通,树色两山对。
乳窦鸣潺湲,云根插叆叇。
十里更回首,暮林环修黛。
远景低渐昏,故园渺何在。
渔镫倒影乱,沙月流光碎。
浪迹几浮沈,清夜发长慨。
屈指算归途,记取来游再。
浮云从层层山谷中升起,日夜之间变幻着晴天与阴霾。
峭拔的影子逼近山峰的尖端,走在危石的背后格外小心。
下方有一条百尺深的溪水,蛟龙藏匿于其中。
桨声划水而过,树影与两山相对映。
水声潺潺如乳汁般流淌,云根在高处显得厚重。
十里之外再次回望,暮色中的树林环绕如黛。
远处的景色渐渐昏暗,故乡在何方变得渺茫。
渔灯的倒影显得混乱,沙滩上的月光碎成片。
在浪迹浮沉之间,静夜中我感慨万千。
屈指算算归途,记得再来游玩。
作者介绍:沈鑅,清代诗人,生于严州,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展现自然之美与游历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鑅游历严州的途中,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个人感悟,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严州道中》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诗。诗中描绘的浮云、溪水、高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受。开头的“浮云出层壑,日夕变晴晦”,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多变性,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峭影逼峰尖,局步危石背”,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险峻山路上的小心谨慎,传达出一种冒险与探索的精神。
诗的中段通过描写溪水与桨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同时,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尤其是“远景低渐昏,故园渺何在”一句,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而细腻。
结尾部分,“屈指算归途,记取来游再”,在思乡情绪的包围中,带出一种希望和期待,暗示着诗人虽有离别之苦,但仍愿再游故乡。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出深沉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为主线,结合个人的思乡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念与对生命的深刻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浮云出层壑,日夕变晴晦。
A. 形容天气变化
B. 形容家庭琐事
C. 形容心情愉悦
“十里更回首”中的“更”字意为:
A. 更加
B. 继续
C. 反复回望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
A. 财富
B. 神秘与力量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