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时间: 2025-05-10 08:55:19

诗句

大雅怀忠孝,当年效战征。

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

安陆妖狂殄,宗城寇难平。

察廉能侧下,何患政难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5:19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作者: 夏竦

大雅怀忠孝,当年效战征。
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
安陆妖狂殄,宗城寇难平。
察廉能侧下,何患政难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孝道的崇敬,回顾当年参与战斗的经历。诗中提到询问谋略无败的情况,以及在敌人面前能使用奇兵。安陆的妖邪被消灭,宗城的侵略问题也得以平息。只要能察觉廉洁与能力的官员,治理政事就没有什么难题。

注释:

  • 大雅:指高尚的情操或风范。
  • 忠孝:忠诚于国家与孝顺于父母的道德观念。
  • 询谋:询问谋略。
  • 安陆:古地名,此处指代某种妖邪。
  • 宗城:可能是指某个地区或城池。
  • 察廉能:观察到清廉和能干的官员。

典故解析:

  1. 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观念,强调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
  2. 奇兵:指出乎意料的战术或兵力,常用于历史记载中。
  3. 安陆妖狂: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动荡与战乱,反映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961年-1040年),字子文,号长溪,晚号千里,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和文采著称,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古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回顾,诗人旨在通过这首诗歌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对忠诚与治理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四个句子传达出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展现了忠诚与孝道之美。诗中不仅强调了历史的教训,还表达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智慧与能力。诗人借用历史事件,表现出对有才能的官员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诗的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却富有力量,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通过描绘过去的战斗与胜利,表达了对现在治理的信心,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强调了智慧和战略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1. 大雅怀忠孝:开篇即点明主题,表明诗人对忠诚与孝道的崇尚。
  2. 询谋无败事: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咨询智者的重要性,表明决策的科学性。
  3. 临敌有奇兵:说明在面对敌人时,出其不意的策略会带来胜利。
  4. 安陆妖狂殄:借用历史事件,象征着对邪恶势力的斗争与胜利。
  5. 察廉能侧下:强调了选拔清廉有能者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妖狂”比作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忠孝、治理、历史教训等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有能之士的期待,反映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忠孝: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妖狂:代表社会动荡与不安定的力量。
  • 奇兵:象征智慧与策略的运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文化价值观? A. 忧国忧民
    B. 个人英雄主义
    C. 经济繁荣

  2. “临敌有奇兵”中的“奇兵”指的是什么? A. 意外的战术
    B. 常规的兵力
    C. 外国的援军

  3. 作者的态度是? A. 悲观失望
    B. 积极向上
    C. 中立冷漠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夏竦的《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然而杜甫的情感更加沉重,夏竦则带有希望和对能力的信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春郊 临江仙·怪见江乡文物地 临江仙 其一 咏昭君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一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三 临江仙·有感 临江仙 其六 临江仙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临江仙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良已 狼性 飞字旁的字 以鼠为璞 礌石 足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包含宠的词语有哪些 枕戈泣血 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倾肝沥胆 反文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柔能制刚 官清毡冷 虎啸风生 不胜杯酌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