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49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作者: 夏竦 〔宋代〕
温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诵兮可以谏,士不学兮无以言。
盖成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温柔的教化是政治的根源。
即使是盲人也能吟诵诗句,因此可以进行劝谏;而士人不学习,就无法发言。
所以,国家的兴衰与此有关,因此劝诫和警示才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圣明的心思才能深思熟虑,才能给予众生持久的庇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竦(公元1030年-1100年),字子良,号修竹,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和高尚的品德著称,深得当时士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为奉和皇帝所作,试图强调温和的教化及士人学习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关切与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此诗以“温柔之教”开篇,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政治的根基在于教化。通过对比“瞽能诵”和“士不学”,诗人传达了教育的普及性与必要性,表明即使是弱势群体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而有文化的士人若不学习,则无法为国分忧,无法发声。
诗中“盖成衰之所系”一句,将国家的兴衰与士人的教育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刻忧虑,显示出对时局的关注。“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则表现了对明主的期望,期望有能力的帝王能深思熟虑,以给予人民长久的庇护,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在用词上雅致而又不失深刻,展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与政治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教育为核心,强调士人学习的重要性,表达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以及对明君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关心国家、关心民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温柔之教”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士不学兮无以言”的意思是?
“惟圣心兮垂思”这句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