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4:57
梦堤柳数株,丝丝欲绿,如在冥濛烟水边也。
空濛写影。鹅粉飘芳陌。金缕初裁风恻恻。
掩映谁家绣槛。前度流莺定能识。
嫩阴寂。江南未寒食。锁烟雨谢娘宅。
甚离魂化作销魂色。料得蛾眉,怕因春瘦,先画楼台怨碧。
在梦中的堤岸上,有几株柳树,丝丝柳条渐渐变绿,仿佛置身于朦胧的烟水之间。
空灵的景象映照着影子,鹅黄色的花瓣飘落在芳香的道路上,微风轻轻吹拂,令人心悸。
这柳树掩映着谁家的绣花栏杆。前些日子,流莺一定能认出这里的情景。
幽静的嫩阴里,江南的寒食节尚未到来,烟雨锁住了谢娘的宅子。
离愁化作了销魂的色泽,想必那蛾眉怕是因为春天的憔悴,先画下楼台怨恨着碧空。
黄燮清,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象,借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离愁的感慨。在那个时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寄托个人的情感,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念。
这首诗以柳树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几句通过“梦堤柳”、“丝丝欲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意境,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接下来的“空濛写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似乎自然与人心交织在一起。在描写柳树的同时,诗人又引入了流莺的意象,流莺的鸣唱恰似对往事的追忆,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柔美与细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甚离魂化作销魂色”一语,直接道出了离愁的深切,诗人用色彩来描绘情感,展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对自然的赞美逐步转向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柳树为引,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离愁的感叹,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填空题:诗中“甚离魂化作__色”,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柳树”主要象征着死亡。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