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54
原文展示:
一雨毋嫌骤,炎蒸得解围。桃笙疏不御,蕉萐顿忘挥。月暗萤偷照,风清虫趣机。所思期不至,还是掩荆扉。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雨不必嫌它来得急,炎热得以解除。桃木席子稀疏,无法抵御凉意,蕉叶扇子也顿时忘记挥动。月亮昏暗,萤火虫偷偷照亮,风清气爽,虫鸣增添趣味。所期待的人未能到来,还是关上柴门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夜晚,诗人期待某人到来,但最终未能如愿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的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待。首句“一雨毋嫌骤,炎蒸得解围”直接点明了雨后的清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桃笙疏不御,蕉萐顿忘挥”通过对日常用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雨后的凉意。后两句“月暗萤偷照,风清虫趣机”则通过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夜晚氛围。最后一句“所思期不至,还是掩荆扉”则点明了诗人的期待落空,以一种淡然的语气结束了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桃笙疏不御”中的“疏不御”比喻什么? A. 桃木席子无法抵御凉意 B. 桃木席子很坚固 C. 桃木席子很稀疏 D. 桃木席子很柔软
诗中“萤偷照”中的“偷照”赋予了萤火虫什么行为? A. 偷窃 B. 照亮 C. 飞行 D. 闪烁
诗中“所思期不至”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期待 C. 失望 D. 平静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