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马嵬》

时间: 2025-04-28 04:28:21

诗句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8:21

原文展示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昔日悲情的反思。作者在诗中提到不必再唱《长恨歌》,因为人间同样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石壕村的夫妻分别时,流下的眼泪,甚至比《长生殿》中的泪水还要多。

注释

  • 长恨歌:唐代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讲述唐玄宗与王嫱的爱情悲剧。
  • 银河:这里指代天上的星河,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希望。
  • 石壕村:指的是历史上发生过悲剧的地方,通常与离别相关。
  • 长生殿: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长生殿》,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悲伤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晚号了凡,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考据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马嵬》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是对历史上王朝更迭与爱情悲剧的反思。诗人通过与《长恨歌》中的悲情比较,表达了对现实中离别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马嵬》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现了人间爱情的悲欢离合。首句“莫唱当年长恨歌”直接提及《长恨歌》,这不仅是对历史悲剧的提醒,更是对现实情感的深切呼应。诗人认为,尽管历史上有许多悲情故事,但人间的泪水同样深重,甚至更为感人。

“石壕村里夫妻别”一语,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场景:夫妻之间的离别。这里没有华丽的修辞,却通过细腻的情感传递出深沉的悲痛。最后一句“泪比长生殿上多”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人世间的离别与痛苦或许更为普遍和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现了爱情的无常与生离死别的痛苦,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袁枚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唱当年长恨歌:劝人们不要再歌唱那段古老的爱情悲剧。
  2. 人间亦自有银河:说明现实中也有美好的爱情故事,象征着希望和梦想。
  3. 石壕村里夫妻别:描绘了一个普通而真实的离别场景,展现了生活中的苦痛。
  4. 泪比长生殿上多:强调人间的离别之苦,流下的泪水甚至比历史悲剧中的泪水还要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将《长恨歌》的悲情与现实中的离别进行对比,突显人间情感的深度。
  • 象征:银河象征着希望与爱情,长生殿则代表历史上的悲剧。
  • 具象化: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如“石壕村里夫妻别”),使情感更加真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人间爱情的感慨与对离别痛苦的共鸣,揭示了爱情之美与生命之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恨歌:象征着古代爱情悲剧。
  • 银河:象征着人间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石壕村:代表普通人生活中真实的离别场景。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嵬》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白居易
    B. 袁枚
    C. 李白

  2. “石壕村里夫妻别”中“夫妻别”指的是什么? A. 夫妻的团聚
    B. 夫妻的离别
    C. 夫妻的争吵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谊
    B. 离别与爱情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长恨歌》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马嵬》与《长恨歌》:两者都围绕爱情的悲剧展开,但《马嵬》更关注普通人的情感,而《长恨歌》则是对皇室爱情的描写。两者在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人间离别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袁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望罗浮山 闲居初夏午睡起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刘村渡二首 己丑上元后晚望 移床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到龙山头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益 亠字旁的字 尺水丈波 担雪塞井 腼腼腆腆 至字旁的字 咀嚼英华 小王 是非混淆 蒙没 行无越思 猛料 毛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