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51
原文展示: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怨咽双断念。凄悼两情悬。
白话文翻译:
白露在月光下凝聚成团,秋风吹拂枝头显得格外新鲜。瑶台上弥漫着碧绿的雾气,罗幕中生出紫色的烟雾。美妙的相会并非在绮丽的节日,佳期却是在凉爽的秋天。玉壶在夜晚急速承接,兰膏在清晨依稀煎熬。昔日悲伤汉朝难以逾越,如今伤感河流容易变迁。怨恨与悲咽交织成双重的断念,凄凉与悼念两种情感悬而未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七夕诗》可能是在七夕节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相会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诗人可能在这一天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七夕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诗中“白露月下团”和“秋风枝上鲜”描绘了秋夜的清新与生机,而“瑶台含碧雾”和“罗幕生紫烟”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梦幻。诗人通过对“玉壶承夜急”和“兰膏依晓煎”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最后,诗人通过对“昔悲汉难越”和“今伤河易”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相会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露月下团”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夜的清新 C. 冬日的寒冷 D. 夏日的炎热
“瑶台含碧雾”中的“瑶台”象征什么? A. 神秘的仙境 B. 繁华的都市 C. 宁静的乡村 D. 荒凉的沙漠
诗中“昔悲汉难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感慨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离别的哀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