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喻诗 干闼婆诗》

时间: 2025-07-28 15:49:17

诗句

灵海自已极。

沧流去无边。

蜃蛤生异气。

闼婆郁中天。

青城接丹霄。

金楼带紫烟。

皆从望见起。

非是物理然。

因彼凡俗喻。

此中玄又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9:17

原文展示:

十喻诗 干闼婆诗 作者:萧衍 〔南北朝〕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白话文翻译:

神秘的海域自有其极限,浩瀚的流水流向无边。蜃蛤孕育出奇异的气息,干闼婆神在天空中央聚集。青城山与红霞相接,金色的楼阁环绕着紫烟。这一切都源自于遥望中的景象,并非自然规律所能解释。因为那些凡俗的比喻,这里蕴含的玄妙更加深奥。

注释:

  • 灵海:指神秘的海域。
  • 沧流:浩瀚的流水。
  • 蜃蛤:传说中的海中生物,能产生幻象。
  • 闼婆:古代神话中的神灵,此处指干闼婆神。
  • 青城:指青城山,道教名山。
  • 丹霄:红霞。
  • 金楼:金色的楼阁。
  • 紫烟:紫色的烟雾。
  • 物理:自然规律。
  • 玄又玄:极其深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涉及宗教和哲学思考,风格深邃,富有神秘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萧衍的“十喻诗”之一,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宇宙和人生的深奥哲理。诗中通过描绘神秘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神秘的海域和浩瀚的流水为背景,通过蜃蛤、干闼婆神等神话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凡俗的神秘世界。诗中的青城山、金楼、紫烟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深奥的哲理和超凡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和哲思,展现了萧衍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

    • 神秘的海域自有其极限,浩瀚的流水流向无边。这两句描绘了神秘而广阔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 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

    • 蜃蛤孕育出奇异的气息,干闼婆神在天空中央聚集。这两句引入了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
  3. 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

    • 青城山与红霞相接,金色的楼阁环绕着紫烟。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深奥的哲理。
  4. 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

    • 这一切都源自于遥望中的景象,并非自然规律所能解释。这两句强调了诗中的景象超越了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奥的哲理。
  5. 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 因为那些凡俗的比喻,这里蕴含的玄妙更加深奥。这两句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蜃蛤、干闼婆神等神话元素,比喻宇宙的神秘和深奥。
  • 象征:青城山、金楼、紫烟等意象,象征着深奥的哲理和超凡的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灵海”对“沧流”,“青城”对“金楼”,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神秘的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表达了对宇宙深奥之处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海:神秘的海域,象征着未知和深奥。
  • 沧流:浩瀚的流水,象征着无边和永恒。
  • 蜃蛤:神话中的海中生物,象征着幻象和神秘。
  • 闼婆:神话中的神灵,象征着超凡和神秘。
  • 青城:道教名山,象征着深奥的哲理。
  • 金楼:金色的楼阁,象征着超凡的境界。
  • 紫烟:紫色的烟雾,象征着神秘和深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海”和“沧流”分别象征着什么?

    • A. 未知和深奥;无边和永恒
    • B. 幻象和神秘;超凡和神秘
    • C. 深奥的哲理;超凡的境界
    • D. 神秘和深奥;神秘和深奥
  2. 诗中的“闼婆”是指什么?

    • A. 神话中的海中生物
    • B. 神话中的神灵
    • C. 道教名山
    • D. 金色的楼阁
  3. 诗中的“青城”和“金楼”分别象征着什么?

    • A. 深奥的哲理;超凡的境界
    • B. 未知和深奥;无边和永恒
    • C. 幻象和神秘;超凡和神秘
    • D. 神秘和深奥;神秘和深奥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望岳》(杜甫):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与《十喻诗 干闼婆诗》(萧衍):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萧衍的诗更加深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以上是对《十喻诗 干闼婆诗》的全面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上笛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题杨颖士西亭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 何处堪避暑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醉后听唱桂华曲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闲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觚为圜 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死不足惜 险道神将 智尽能索 文王课 惊心惨目 寸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鹦的词语有哪些 迮隘 女字旁的字 辽东归鹤 僣搭 广众大庭 乚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