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织妇诗》

时间: 2025-08-11 02:33:43

诗句

送别出南轩。

离思沉幽室。

调梭辍寒夜。

鸣机罢秋日。

良人在万里。

谁与共成匹。

愿得一回光。

照此忧与疾。

君情倘未忘。

妾心长自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2:33:43

原文展示:

织妇诗 萧衍 〔南北朝〕

送别出南轩。 离思沉幽室。 调梭辍寒夜。 鸣机罢秋日。 良人在万里。 谁与共成匹。 愿得一回光。 照此忧与疾。 君情倘未忘。 妾心长自毕。

白话文翻译:

送别你走出南边的轩窗, 我的离思沉沉地落在幽暗的房间。 停止了寒夜中的织梭, 结束了秋日的织机声。 我的良人远在万里之外, 谁能与我共同完成这匹布? 只愿能有一束光, 照亮我这忧愁与疾病。 如果你对我的情意还未忘却, 我的心愿将长久地自我完成。

注释:

  • 南轩:指南边的窗户。
  • 离思:离别的思念。
  • 沉幽室:沉重的思念落在幽暗的房间。
  • 调梭:织布时调整梭子。
  • 辍:停止。
  • 鸣机:织机的声音。
  • 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 成匹:完成织布。
  • 回光:一束光,比喻希望。
  • 忧与疾:忧愁和疾病。
  • 妾心长自毕:我的心愿将长久地自我完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多有诗文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尤以乐府诗见长。《织妇诗》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织妇在丈夫远行后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诗中通过织妇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织妇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织妇在丈夫远行后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送别出南轩”和“离思沉幽室”两句,通过对空间和情感的对比,突出了织妇内心的沉重和孤寂。随后的“调梭辍寒夜”和“鸣机罢秋日”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的最后,织妇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以及她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执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妇女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别出南轩”:织妇送别丈夫走出南边的窗户,表达了离别的场景。
  2. “离思沉幽室”:离别的思念沉重地落在幽暗的房间,突出了织妇的孤独和忧愁。
  3. “调梭辍寒夜”:停止了寒夜中的织布工作,暗示了织妇因思念而无法专心工作。
  4. “鸣机罢秋日”:结束了秋日的织机声,进一步强调了织妇的孤独和无助。
  5. “良人在万里”:丈夫远在万里之外,加深了织妇的思念和期盼。
  6. “谁与共成匹”:谁能与我共同完成这匹布?表达了织妇对丈夫的依赖和期盼。
  7. “愿得一回光”:只愿能有一束光,照亮我这忧愁与疾病,表达了织妇对希望的渴望。
  8. “照此忧与疾”:照亮我这忧愁与疾病,强调了织妇的内心痛苦。
  9. “君情倘未忘”:如果你对我的情意还未忘却,表达了织妇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
  10. “妾心长自毕”:我的心愿将长久地自我完成,展现了织妇的坚定和执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送别出南轩”和“离思沉幽室”的对比,突出了织妇的孤独和忧愁。
  • 象征:“回光”象征希望,表达了织妇对未来的期盼。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调梭辍寒夜”和“鸣机罢秋日”,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织妇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诗中,织妇的孤独、忧愁和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体现了女性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南轩:指南边的窗户,象征离别和孤独。
  • 幽室:幽暗的房间,象征织妇内心的沉重和孤寂。
  • 调梭:织布时调整梭子,象征织妇的日常工作。
  • 鸣机:织机的声音,象征织妇的生活状态。
  • 回光:一束光,象征希望和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良人在万里”中的“良人”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丈夫 C. 亲人 D. 邻居
  2. 诗中“愿得一回光”中的“回光”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光明 C. 阳光 D. 灯光
  3. 诗中“妾心长自毕”表达了织妇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孤独 C. 坚定 D. 无奈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同样描绘了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期盼。
  • 《木兰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诗词对比:

  • 《织妇诗》与《行行重行行》:两者都描绘了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但《织妇诗》更侧重于织妇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而《行行重行行》则更侧重于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

参考资料:

  • 《南朝文学史》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妇女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鹤岩二绝 其二 无题 幽趣十二首 其九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五 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 浦江道中 戏简文浩然诗成不往也 无夜二绝 道中四绝 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诤论 挥戈反日 看风使舵 浓妆艳质 虫蚀字 浑似 琴剑飘零 盗食致饱 走之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言者无罪 包含仁的成语 瞬息千里 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