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喻诗 如炎诗》

时间: 2025-04-26 21:31:20

诗句

乱念瞩长原。

例见望遥{火向}。

逶迤似江汉。

泛滥若沧溟。

金波扬素沫。

银浪翻绿萍。

远思如可取。

近至了无形。

热缘热惚逼。

渴爱渴心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20

原文展示:

乱念瞩长原。例见望遥火向。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热缘热惚逼。渴爱渴心生。

白话文翻译:

心中杂念纷乱,注视着辽阔的原野。仿佛看到远处火光闪烁。曲折绵延如同江河与汉水。泛滥无边如同大海。金色的波浪扬起白色的泡沫。银色的波浪翻滚着绿色的浮萍。遥远的思念似乎可以触及。近在咫尺却又无形无迹。炽热的感觉逼近,渴望与爱恋在心中生起。

注释:

  • 乱念:纷乱的思绪。
  • 瞩:注视。
  • 长原:辽阔的原野。
  • 例见:仿佛看到。
  • 遥火向:远处的火光。
  • 逶迤:曲折绵延。
  • 江汉:长江与汉水。
  • 泛滥:水流泛滥。
  • 沧溟:大海。
  • 金波:金色的波浪。
  • 素沫:白色的泡沫。
  • 银浪:银色的波浪。
  • 绿萍:绿色的浮萍。
  • 远思:遥远的思念。
  • 近至:近在咫尺。
  • 无形:无形无迹。
  • 热缘:炽热的感觉。
  • 热惚:炽热的感觉逼近。
  • 渴爱:渴望与爱恋。
  • 渴心:渴望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十喻诗 如炎诗》是萧衍在观察自然景物时,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纷乱思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乱念瞩长原”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而“例见望遥火向”则通过远处的火光,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的“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用江河和大海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情感,形象生动。最后几句“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的矛盾心理,远方的思念似乎可以触及,但近在咫尺却又无形无迹。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念瞩长原:诗人内心的思绪纷乱,注视着辽阔的原野。
  2. 例见望遥火向:仿佛看到远处火光闪烁,象征着对远方的向往。
  3. 逶迤似江汉:内心的情感曲折绵延,如同江河与汉水。
  4. 泛滥若沧溟:情感泛滥无边,如同大海。
  5. 金波扬素沫:金色的波浪扬起白色的泡沫,形象生动。
  6. 银浪翻绿萍:银色的波浪翻滚着绿色的浮萍,富有画面感。
  7. 远思如可取:遥远的思念似乎可以触及。
  8. 近至了无形:近在咫尺却又无形无迹,表达了矛盾心理。
  9. 热缘热惚逼:炽热的感觉逼近,象征着内心的渴望。
  10. 渴爱渴心生:渴望与爱恋在心中生起,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等,通过比喻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联系。
  • 拟人:如“远思如可取”,将思念拟人化,赋予其可触及的特性。
  • 对仗:如“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思绪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长原:象征着辽阔与自由。
  • 遥火向:象征着对远方的向往。
  • 江汉、沧溟: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泛滥。
  • 金波、银浪: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 远思、近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的矛盾心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念瞩长原”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A. 平静 B. 纷乱 C. 喜悦 D. 悲伤
  2. “例见望遥火向”中的“遥火向”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希望 B. 远方的危险 C. 远方的思念 D. 远方的恐惧
  3. “逶迤似江汉,泛滥若沧溟”中的比喻手法主要用于表达什么? A. 自然景物的美丽 B. 内心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D. 空间的广阔
  4. “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远方的渴望 B. 对近处的失望 C. 对远方的思念与矛盾 D. 对近处的满足

答案:1. B 2. C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 《望岳》(杜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十喻诗 如炎诗》与《登幽州台歌》: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但《十喻诗 如炎诗》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登幽州台歌》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胡行 善哉行 其三 善哉行 其二 秋胡行 其二 秋胡行·其一 陌上桑 塘上行 对酒 精列 善哉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岁聿云暮 枯窘 豸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耶揄 大事铺张 技术学校 无人不知 藉词 十样锦 打出手 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谭言微中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