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4:21
原文展示:
边戍诗 萧衍 〔南北朝〕
秋月出中天。 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 各怀离别思。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月亮升至中天, 无论远近都同样明亮。 共同沐浴在这片光辉下, 每个人心中都怀着离别的思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下的边疆景象,表达了边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南北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常常远离家乡,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用以表达士兵们的共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月这一意象,将边疆士兵的孤独和思念巧妙地表达出来。诗中的“秋月出中天”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夜晚,而“远近无偏异”则强调了月光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同样的月光。最后两句“共照一光辉,各怀离别思”则将月光与士兵的情感联系起来,月光虽普照,但每个人的心中却充满了离别的苦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边疆士兵共同的心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疆士兵的孤独和思念。通过秋月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士兵们在月光下共同感受到的离别之情,展现了他们内心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中天”指的是什么? A. 天空的中央 B. 地面的中央 C. 月亮的中央 D. 太阳的中央
诗中的“离别思”指的是什么? A. 离别的快乐 B. 离别的思念 C. 离别的痛苦 D. 离别的回忆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