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2
有女名若瑛,义门陈氏子。
女红中馈馀,颇亦闲书史。
十九聘舒郎,双璧灿盈贮。
百年偕老期,竟为天所沮。
妾身虽未明,妾心良己许。
岂无展转匹,志夺妾所耻。
名既为君妇,能不为君死。
我生尚气节,赋终毛发竖。
有一个女孩名叫若瑛,出身于义门陈氏。
她擅长刺绣,偶尔也会看一些书和历史。
十九岁时,被人聘为舒郎,双璧般的前程在等待着她。
她原本期望与爱人白头偕老,然而命运却将她的愿望阻挠。
我的心虽未明言,但我对自己的心意早已许诺。
难道没有可以相配的良缘吗?可我却羞于追求。
既然名义上已为他的妻子,怎么能不为他而死呢?
我一生依然保持气节,赋诗时毛发竖起。
岳正,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情感,尤其擅长抒发女性的忠贞与气节。
《贞女陈若瑛未嫁死节》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之际,正值士人追求忠贞与节操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追求个人理想的悲剧。
这首诗通过陈若瑛的故事,表达了女性在面对爱情与命运时的坚持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她在爱情的期待与现实的残酷之间徘徊。开篇即指明女子的出身,展现了她的才华与家庭背景,接着描述她的爱情愿望,以及随着命运的变化而产生的无奈与痛苦。
“名既为君妇,能不为君死”,这句诗凸显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社会地位与责任的象征。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坚守气节的决心,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有自我尊严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展现了女性的忠贞与坚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忠贞不渝、气节高尚的赞美,表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内心的信念与尊严,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挣扎与坚持。
诗中提到的女子名叫?
诗人对女子的期许是什么?
诗人在表达忠贞与气节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