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12:19
隐隐青山晓雾开,
望中谁谓有亭台。
山人一去无消息,
空想仙翁看鹤来。
隐约的青山在晨雾中渐渐显露,
远望之中,谁又说这里有亭台呢?
那位山人一去,无音信可寻,
我只能空想那位仙翁看鹤而来。
“仙翁”与“鹤”是古代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用来表示追求长生不老和隐居生活的理想。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仙人相联系,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胡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山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自然山水之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隐士的情怀和道家思想。
《放鹤亭》是胡俨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作背景可能与他在山中独处、思考人生的经历有关。
胡俨的《放鹤亭 其二》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朋友的思念。开头两句“隐隐青山晓雾开,望中谁谓有亭台”,描绘出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青山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似乎在思考着某种人生哲理。接下来的“山人一去无消息”,则引发了对隐居者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未知的渴望。
最后一句“空想仙翁看鹤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仙翁的幻想之中,鹤作为长寿和超脱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过往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中“山人”指代的是?
“空想仙翁看鹤来”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