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8:44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
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
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我身为北方的旅客,家乡本在吴地。
登上高楼,闲聊几句,佳节也懒得酬答。
刚被西风送走,又被黄花牵引,
草草地享受这游兴。
视线无边无际,再向上爬一层楼。
面对长江,流淌不尽,古今的愁绪。
倚栏正想微笑,却因秋意而心怯。
高处令人心悸,放松心情又无暇,
好趁着清醒时光来休息。
留下江湖的情怀,归去醉于中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方,早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亥年重阳节,诗人登上益昌二郎庙楼,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节日的感慨。
《水调歌头》以重阳节为背景,诗人登高望远,借由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开头的“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便表明了作者的身世与情怀,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感。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秋风、黄花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受。
诗中“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一句,既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探索,也体现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复杂情感。面对长江的浩渺,诗人感受到古今愁绪的无尽,情感的深邃与广阔在此时刻显露无遗。
最后,诗人以“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在繁华与喧嚣中,还是选择放下,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李曾伯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些意象表达?
A. 江河
B. 花草
C. 秋风
诗的最后一句“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忧伤
B. 轻松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