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时间: 2025-04-25 22:58:44

诗句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8:44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
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
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白话文翻译

我身为北方的旅客,家乡本在吴地。
登上高楼,闲聊几句,佳节也懒得酬答。
刚被西风送走,又被黄花牵引,
草草地享受这游兴。
视线无边无际,再向上爬一层楼。
面对长江,流淌不尽,古今的愁绪。
倚栏正想微笑,却因秋意而心怯。
高处令人心悸,放松心情又无暇,
好趁着清醒时光来休息。
留下江湖的情怀,归去醉于中州。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子:指的是老子,寓意智慧之人,或指作者自己。
  • 家本住吴头:指家乡在吴地,吴地指今江苏一带。
  • 佳节:指重阳节。
  • 西风:指秋风,带来凋零的意象。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的象征。
  • 目力眇无际:视野极其渺小,感觉到无尽的空旷。
  • 襟抱:心情、情怀。
  • 江湖:这里指江河湖泊,象征游荡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的重阳节是登高望远、祈求长寿的日子,诗中通过这一节日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 黄花:菊花在重阳节有着特殊的寓意,象征着长寿与清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方,早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亥年重阳节,诗人登上益昌二郎庙楼,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节日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以重阳节为背景,诗人登高望远,借由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开头的“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便表明了作者的身世与情怀,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感。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秋风、黄花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受。

诗中“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一句,既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探索,也体现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复杂情感。面对长江的浩渺,诗人感受到古今愁绪的无尽,情感的深邃与广阔在此时刻显露无遗。

最后,诗人以“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在繁华与喧嚣中,还是选择放下,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李曾伯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自我介绍,身为北方的旅客,故乡在江南的吴地。
  •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在重阳佳节,登高远眺,不愿过多应酬。
  •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秋风送走了温暖,菊花的吸引又让他游兴盎然。
  •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视线极其渺小,仍想再向上攀登,象征追求与希望。
  •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面对长江,流淌着古今的愁苦,感叹历史的无情。
  •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倚窗欲笑,却因秋意而感到怯懦。
  •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高处让人心慌,放松心情的机会少,趁清醒时光好好休息。
  •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留下江湖的情怀,醉卧故乡中州。

修辞手法

  • 比喻:西风和黄花的意象,生动地表现秋天的情绪。
  • 对仗:如“流不尽,古今愁”,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旅程。
  • 黄花:象征着重阳节的传统和对长寿的祈愿。
  • 秋风:代表着生命的转折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些意象表达?
    A. 江河
    B. 花草
    C. 秋风

  3. 诗的最后一句“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忧伤
    B. 轻松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同样是重阳节的登高,表达人生无常。
  2.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曾伯的作品:李白的豪放与李曾伯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同为登高却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李曾伯诗集》

以上内容为《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雨 琵琶泉 阅史感事 什邡道中 早起览物成咏 田舍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 其二 寄景孺提刑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守缺抱残 区区之心 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列山氏 举直厝枉 糸字旁的字 白手成家 日字旁的字 包含烛的成语 青亩 衣字旁的字 蜡社 韋字旁的字 判然不同 襟裾马牛 盈盈伫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