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4
沁园春(送乔宾王)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二十年前,黄州竹楼,共酬好春。
记淮江表,群贤毕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
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堪嗟处,怅光阴易老,犹困西尘。
今朝又值良辰。空想像长安天气新。
问兰亭癸丑,雪堂壬戌,倏成畴昔,将似来今。
觞泛流泉,茗烹新火,领略韶华聊啸吟。
鹦洲去,有故人相问,为语归音。
二十年前,我在黄州的竹楼上,与朋友们共度美好的春天。
我记得在淮江边,众多贤士汇聚,正值清明和上巳节,两个美好的日子交相辉映。
如今我满头白发,在梦中回忆那些美好的旧游,不知能有几个老友在世。
令人感慨的是,光阴易逝,我依然被世俗的尘埃所困。
今天又是一个良辰美景,我只想象长安的天气依旧如新。
问起兰亭的癸丑年和雪堂的壬戌年,转眼间已成过往,似乎又回到现在。
举杯畅饮流泉之水,煮茶用新火,领略青春的韶华,欢快地吟唱。
在鹦洲去,有老朋友相问,便告诉他我归来的音信。
李曾伯,宋代诗人,擅长咏怀诗,作品多表现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感情真挚。
这首诗写作于李曾伯对旧友乔宾王的送别,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沁园春(送乔宾王)》是一首抒发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回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时,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开篇以“二十年前”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回到那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黄州的竹楼成为了友情的象征。接着,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们在淮江边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当年的繁华与热闹。
随着诗句的推移,诗人渐渐沉浸在对过往的追忆中,白发和旧游成为了岁月的象征,令人感叹光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此时,诗人提到“今朝又值良辰”,似乎在提醒自己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诗中的“兰亭癸丑,雪堂壬戌”则是更具体的时间节点,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觞泛流泉,茗烹新火”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尽管岁月无情,但朋友的问候和欢乐的饮宴依然令人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是怀旧与珍惜,诗人通过对过去友谊的回忆,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珍视。
《沁园春(送乔宾王)》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州竹楼”象征什么?
诗中“觞泛流泉,茗烹新火”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