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摘得新 月渐残》

时间: 2025-08-11 17:46:12

诗句

月渐残,花阴压玉栏。

灯前金屈戌,小屏山。

山外有人频入梦,未曾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12

原文展示:

月渐残,花阴压玉栏。灯前金屈戌,小屏山。山外有人频入梦,未曾还。

白话文翻译:

月亮渐渐变得微弱,花影压在玉制的栏杆上。灯前时光缓缓流逝,小屏风旁的山影映入眼帘。山外有人常常在梦中造访,却始终没有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渐残:逐渐消失或变弱,指月亮逐渐变得微弱。
  • 花阴:花的影子,意指花的遮蔽或影子。
  • :压迫,遮住。
  • 玉栏:用玉石制成的栏杆,象征高雅。
  • 金屈戌:金色的钟表指向戌时,象征夜晚的时光。
  • 小屏山:小屏风旁边的山,象征安静的环境。
  • 频入梦:频繁地进入梦中,意指对某人的思念。
  • 未曾还:还没有回来,表达了一种离别的痛苦。

典故解析:

  • “月渐残”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月亮的常见描写,月亮的变化常常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
  • “灯前金屈戌”可能暗示夜晚的孤独,戌时为晚上的时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摘得新月渐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渗透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开篇的“月渐残”,立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月亮的蜕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花阴压玉栏”,则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略显压抑的情境,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灯前金屈戌,小屏山”透出一种宁静但又孤独的氛围,灯光的微弱与山影的隐约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思念。最后“山外有人频入梦,未曾还”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离别孤独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渐残:月亮逐渐变小,暗示着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流逝。
  • 花阴压玉栏:花的阴影压在美丽的栏杆上,象征着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 灯前金屈戌:灯光下的时间流逝,表现夜晚的孤独。
  • 小屏山:小屏风旁的山影,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山外有人频入梦,未曾还:生动地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未能相见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人生的无常。
  • 拟人:花的阴影似乎有了情感,压迫着栏杆。
  • 对仗:如“灯前金屈戌,小屏山”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抒发对月亮和花影的感慨,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花阴:代表美好与稍纵即逝的时光。
  • 灯光:暗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象征着远方与思念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渐残”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消失
    • B. 月亮变小
    • C. 月亮升起
    • D. 月亮变亮
  2. “灯前金屈戌”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夜晚的孤独
    • B. 白天的阳光
    • C. 节日的热闹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吴绮的《摘得新月渐残》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思念之情,但吴绮的诗更侧重于对孤独感的描绘,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绮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州行台除夕 题清上人山房 别乡人 东林寺 严田仇节妇纪 严田王节妇纪 铁门扇 兵书峡(在归州芗溪口) 舟晚 同友人过华藏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鼓气竭 华镳 退凉 混沌魍魉 孳孳不息 臼字旁的字 惨礉少恩 青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包含糅的词语有哪些 锋镝余生 势如彍弩 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比众不同 又字旁的字 阮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