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潘丈游东平瀑》

时间: 2025-05-07 08:39:52

诗句

水深厉涉只肩舆,未信当年子产疏。

到得中流心不竞,等闲一叶去凌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52

原文展示:

水深厉涉只肩舆,未信当年子产疏。
到得中流心不竞,等闲一叶去凌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深水中行船的情景,虽然身处险境,但只需依靠肩上的小船,作者并不相信古人子产的疏忽。到了河流的中央,心中却不再急躁,像那轻盈的落叶,随意漂浮在空中。

注释:

  • 水深厉涉:水流深且湍急,行船危险。
  • 肩舆:肩挑的小船或担架,暗示小船的轻便与脆弱。
  • 子产: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以其智慧和宽容著称,常被引用以表古人的不足。
  • 中流:水流的中心,通常是最危险、最难行的地方。
  • 心不竞:心中不再急躁、焦虑。
  • 等闲一叶:比喻轻松、随意的状态,落叶随风漂浮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宓,字子静,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东平瀑布时,表达其对自然险境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险峻的水流与漂浮的叶子,深刻地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适应。开头两句,诗人以“水深厉涉只肩舆”描绘出一种危险的环境,暗示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而“未信当年子产疏”则是一种自省,借用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怀疑。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内心的变化,经过深水的洗礼,内心逐渐平静下来,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是多么渺小。最后一句“等闲一叶去凌虚”用形象的比喻,传达出一种随风而行的洒脱,表达了对人生中种种挑战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深水的险境与个人的脆弱,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 第三、四句则展现出心境的转变,强调了在经历了挑战后,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顺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叶比作漂浮的心境,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在面对自然的险恶时,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深水: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 落叶:象征着随遇而安的心态,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产”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 A. 夏朝
    • B. 春秋时期
    • C. 战国时期
    • D. 汉朝
  2. 诗中“等闲一叶去凌虚”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 A. 焦虑
    • B. 宁静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1. B. 春秋时期
  2.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在杜甫的《望岳》中,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其更加强调对国家和人生的忧虑。而陈宓则在面对自然时,展现出一种从容与淡然,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

相关查询

西山 千山观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两朝口号六言二首 闻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未开梅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 用韵题卓刑部乐山楼 病起窥园十绝 书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野唱 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出门如宾 三锤两棒 門字旁的字 爱莫之助 机素 寸字旁的字 为善最乐 习焉不察 鬼界 云将 田字旁的字 抟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