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28
忆昔封书与君夜,
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
人间相见是何年。
我还记得曾经在夜晚给你封信,
在金銮殿后期待明天的到来。
而今我写信的地方又在何处呢?
只是在庐山的庵堂里,灯火昏黄。
笼中的鸟和笼里的猿都还未死去,
但我们人间再相见又是何年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九的往事与现状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怀念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金銮殿象征着繁华与权势,庐山庵则代表了隐逸与宁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喜爱。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叙事诗。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隐居庐山时期,通过对往昔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是一首充满思乡与怀旧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开头两句“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描绘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回忆,充满了年轻时的憧憬与期待。接下来的“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诗人在庐山的清幽之处,追忆往昔的友情,感叹岁月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既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也隐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深刻而细腻,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金銮殿”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庐山庵”,诗人写信的地方,代表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