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38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白居易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在云雾中,山上的宫殿和泥泞的小路相互阻隔,我和朋友的同游因而懒得再去。
本以为我一个人愁苦对着细雨,没想到他已经兴致勃勃地去寻山了。
我大概刚到那千峰环绕的地方,实际上只比他晚了半天。
我最惋惜的是那杜鹃花正盛开,春风一吹却再也无法相聚。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而著称,受到后世广泛传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与友人刘十九约定游山,但因天气原因未能相聚,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赴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十九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日美景的珍惜。开篇的“云中台殿泥中路”以云雾和泥泞描绘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了阻碍与困扰。诗人想象着自己独自面对细雨,情感愈加深沉,却不知友人已在山中欢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渴望。
后四句中,诗人意识到自己虽然行至千峰之间,却因迟到而错过了与友人共享春日美景的机会,特别是那“最惜杜鹃花烂漫”的描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美好时光中相聚的重要性。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在描写自然之美与人际情感方面的高超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中台殿泥中路”表达了怎样的情境?
A. 美好的景色
B. 行路的艰难
C. 友人的欢愉
“最惜杜鹃花烂漫”中,杜鹃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时光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