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4:42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天的西风吹来一片落叶,庭前的气温已经变得凉爽。风池中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水面,衰败的莲花在白露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凄凉。可惜的是,江南的夜晚却是绵长无尽,令人感到无奈。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的起伏与动荡,先后担任过多种官职。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善于描绘民生疾苦和自然景色。
《新秋》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秋天,诗人感受到秋风送爽、落叶飘零的季节变化,借此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新秋》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西风的吹拂带来了凉意,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第一句“西风飘一叶”便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落叶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暗示着生命的易逝。接下来的“庭前飒已凉”,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凉意袭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
诗中“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两句,交织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明月与清水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意境,而衰莲则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尽管夜晚绵长,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秋日的惆怅与思索。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着哲理,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性反思,展示了白居易作为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想。
诗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庭前飒已凉”中“飒”字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