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50
送不浮弟归金陵
作者: 高斯得 〔宋代〕
分袂四百旬,盍簪三十日。君来一何迟,吾去一何疾。
题彼原上鴒,飞鸣不相失。奈何缘薄宦,参辰各方一。
我须尽成丝,君紒才如栗。人生几相见,岁月去如斥。
两苏欠同归,二陆事堪栗。天伦盎中荠,富贵剑头蜜。
岷下饶蹲鸱,吴中富仙术。纵不死同丘,其可生异室。
愿君解龟后,休汝毋他适。建邺水易滋,武昌鱼多乙。
急来共藜羹,荫此青林密。春风棣华开,溪头望归鷁。
分别已过四百个日子,何必等到三十天才来?你来得如此迟,我走得又如此快。
题写在那原野上的黄鹂,鸣叫声不断相随。可惜我们因薄情的官场,星辰各自分散。
我必须尽心竭力,才能成就丝绸,而你才刚刚像栗子般嫩熟。人生能相见几次,岁月如同急流而逝。
苏轼和苏辙兄弟未能同归,陆游和陆文圭的事也让人心痛。天伦之乐如同香荠般美好,富贵却像剑尖上的蜜糖。
岷山下的鸱鸮多得很,吴中则富饶着仙术。纵使不死在同一个山丘,也不能共处于同一个房间。
愿你能解开龟壳后,不要再有他处的牵挂。建邺的水滋养着丰盈,武昌的鱼也多得很。
快来一起分享藜羹,这里青林的荫蔽如此浓密。春风中棣华盛开,溪头我在盼望你的归来。
作者介绍: 高斯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作多描写友情、离别及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斯得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的孤独与无奈。
《送不浮弟归金陵》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以“四百旬”的时间描写,突显了分别的漫长与思念的迫切;而“君来一何迟,吾去一何疾”则展现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与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如“题彼原上鴒”和“春风棣华开”,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苏轼、陆游等,增加了诗的厚重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文学传承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虽然有离别的痛苦,但更多的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共鸣和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呈现出深厚的人际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分袂四百旬”指的是多少天?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
诗中“奈何缘薄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