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傲轩》

时间: 2025-05-04 11:37:36

诗句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

仕进固有余,不肯践场屋。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

定知轩冕中,享荣不偿辱。

岂无自安计,得失犹转毂。

先生独扬扬,忧患莫能渎。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

东坡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aa41。

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

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36

原文展示:

寄傲轩
作者:苏轼 〔宋代〕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
仕进固有余,不肯践场屋。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
定知轩冕中,享荣不偿辱。
岂无自安计,得失犹转毂。
先生独扬扬,忧患莫能渎。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
东坡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
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
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寄给一位高人,称赞他年轻时才华横溢,曾经一举成名。然而他却不愿意迎合世俗的权势与名利。通达的地方虽多,但他并不以此自傲,而是明白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要承受随之而来的耻辱。他似乎有自安的打算,得失如同车轮般转动。此人心中自有一种从容不迫,忧虑的事并不能干扰他的内心。获得的如同猛虎挟持,失去的则如同乌龟藏匿。即便在茅檐下寄居,他俯仰之间也觉得足够。东坡的春光无边,内心的宽广与富足。他在醉歌之时,似乎与世无争,独自享受一杯酒。床边是车马喧嚣的道路,残月挂在稀疏的树木上。早晨的客人纷纷而至,而他却在美梦中沉睡。

注释:

  • 英妙: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 千兔秃:比喻一举成名,扫清障碍。
  • 践场屋:指进入官场或世俗的圈子。
  • 通阛:指与世俗交往,通达于世。
  • 轩冕:指高位和荣华。
  • 得失犹转毂:得失如同车轮转动,形容人生的变化无常。
  • 扬扬:形容心情舒畅。
  • 茅檐:茅草搭成的屋檐。
  • 东坡:指苏轼自己,意为东坡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

创作背景:

《寄傲轩》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高洁志趣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诗中所描绘的高人形象,实际上是对自我理想的体现,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豁达心态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寄傲轩》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反思的诗,诗中通过描述一位高人的才华与处世态度,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念。苏轼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高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傲名非傲俗”一语道出他对名声与地位的看法,强调真正的自我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荣华,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尤其是“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得失的复杂与无常。这里的“虎”和“龟”分别象征了勇猛与谨慎,揭示了人生中必须权衡的取舍。苏轼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高人的智慧和卓越,更体现了他个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气质,尤其在“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中,诗人强调了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在喧嚣中保持沉静,表现出他对外界纷扰的无畏与从容,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称赞高人年轻时才华出众,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就。
  • “仕进固有余,不肯践场屋。”:他有机会进入仕途,但不愿意屈从于世俗。
  •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即使与世俗交往,他也不以此自傲,真正的骄傲在于内心的高洁。
  • “定知轩冕中,享荣不偿辱。”:在高位之中,享受荣华的同时,也要承受耻辱。
  • “岂无自安计,得失犹转毂。”:难道没有自安的办法吗?但人生的得失就像车轮一样不断转动。
  • “先生独扬扬,忧患莫能渎。”:高人独自保持内心的愉悦,忧虑无法侵扰他。
  •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获得的像猛虎一样强大,失去的则像乌龟一样小心翼翼。
  • “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即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 “东坡无边春,方寸尽藏蓄。”:自我内心宽广,尽在心中积蓄。
  • “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在醉酒时,似乎与周围无关,独自享受一杯酒。
  • “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床边是喧闹的车马声,残月挂在稀疏的树上。
  • “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早晨客人纷纷而至,而他却在美梦中沉睡。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比如“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使用了比喻,使得得失的概念鲜活生动;“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则通过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超然,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自我,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猛、力量,代表获得。
  • :象征谨慎、隐藏,代表失去。
  • 茅檐:象征简朴的生活,代表内心的满足。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易,代表对过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傲轩》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得如虎挟乙”意指什么?

    • A. 失去的东西
    • B. 获得的东西
    • C. 一种生活态度
    • D. 一种自然现象
  3.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渴望得到
    • B. 轻视与否定
    • C. 忽略与淡然
    • D. 感到困惑

答案:

  1. B. 苏轼
  2. B. 获得的东西
  3. C. 忽略与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寄傲轩》《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俗的态度,但《寄傲轩》更多地强调内心的超然,而《青玉案》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簇水 玉蝶梅 簇水•问侍儿月上花梢几许 簇水 忆横河红叶 簇水 戚氏 戚氏 归自白门,绿阴满径,流莺睍睆,好音动人,率然赋之,不自知其言之长也。 戚氏 秋夜 戚氏 戚氏 辑倚声集将成,复得阮亭新词并简 戚氏 丁巳沪上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晓信 诞淫 鸡翘 父字头的字 罪逆深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爻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三曹对案 何罪之有 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蛮男 胡言乱道 鹵字旁的字 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李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