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4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49:50
破纽绝路兮民不支,不了兰世故兮举世无医。
病在腠兮废汤熨,未至血脉兮施针石。
布指於位兮息至不知,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
内实兮饵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天生卢扁兮授术上池,跻民寿兮至期颐。
这首诗表达了在国家动荡、民众疾苦的情况下,医学发展停滞不前,许多人无法得到有效的医治。疾病在肌肤表面,却已经失去使用药汤和熨烫的效果;而在血脉未受影响时,却施以针石,真是无所适从。医者在施治时把脉却无所觉察,阴阳失衡,让寒凉之物反向施用。内部的虚实需要用桂枝等药物调理,而干燥的病症则用消毒的方法来解决。天生的医术如同卢扁(古代名医),应当传授给百姓,以延长他们的寿命,达到老年健康的期望。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人文关怀,充满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民众疾苦的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医学和医者的不满,以及对百姓健康的关心,试图唤起对医学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医疗现状的深刻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悲哀。诗中以“破纽绝路”开篇,直接呈现出民众生活的困境,随即引入对医学失衡的批判,显示出作者对医疗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许多医学术语,显示出他对医学的了解和对医者职责的期待。
诗中通过对比“病在腠”和“未至血脉”,揭示了治疗方式的错误,表现出医者的不专业,反映出医患关系的复杂和医术的匮乏。最后提到“天生卢扁”,则是对古代名医的怀念,寄托了对未来医学发展的期望和对民众健康的关切。
整首诗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音乐性,韵律和谐,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葛立方对社会和医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情感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反映了对医学教育和医者责任的思考,表达了对民众健康的关切,强调了医学的应有之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腠”主要指什么?
哪一联表达了对医者无能的批评?
此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