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

时间: 2025-05-07 08:52:37

诗句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

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

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

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

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

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7

原文展示: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
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
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白话文翻译:

离别的愁绪像晚上的织物一样绵密,我借酒来消磨这份愁苦。可惜酒虽薄却愁重,越喝越觉得愁更深。
我忍心面对这美好的夜空,皓月的光辉无边无际,光影在庭前的树枝间摇曳。
心中有恨,只能默默流泪,无话可说,只能悲歌一曲。因而我凝神回想,从别后的情景,眉头紧皱。
春天来了,何以辜负了那紫色的袖子和红色的靴子?快整好雕鞍回去吧,专心浅斟低唱,细看那轻盈的舞姿。
在万朵千花之中,任凭那娇美的面容微醉。

注释:

  • 离愁:离别时的忧愁。
  • 如织:形容愁绪像织物一样密集。
  • 托酒与消磨:借酒消磨时间和愁苦。
  • 奈何:无奈、可惜。
  • 碧天:蓝天,形容夜空的美丽。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流光无际:月光流淌,似乎没有尽头。
  • 空垂泪:无奈地流泪。
  • 蹙双蛾:形容眉头紧皱,表示忧愁。
  • 紫袖与红靴:象征美丽的女子和春天的约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字子渊,号梦华,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词多描绘离愁、思念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而含蓄,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写于元旦之际,正值新春之时,诗人面对离愁和对春天的期待,感慨万千。诗中描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复杂心理。开篇的“离愁晚如织”便直接点出主题,愁苦如织物一般交错缠绕,令人难以摆脱。接着以“托酒与消磨”引入酒的意象,酒既是消愁之物,却又因其薄弱难以解脱,反而加重了离愁的沉重感。诗人面对“碧天好夜”,在皓月的映照下,心中的孤独与无奈愈发显露。

中间部分,诗人无言以对,只能流泪与悲歌,表达了深切的情感挣扎。最后的“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则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不甘,显示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离愁的深刻体会,又有对生命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离愁晚如织:离别的愁绪像织物一样密密缠绕。
  2. 托酒与消磨:借酒来消磨时间和愁苦。
  3. 奈何酒薄愁重:可惜酒薄却愁重,无法解脱。
  4. 越醉越愁多:喝醉后反而愁绪更深。
  5. 忍对碧天好夜:心中不愿面对这美好的夜空。
  6. 皓月流光无际:明月的光辉似乎没有尽头。
  7. 光影转庭柯:光影在庭前的树影中摇曳。
  8. 有恨空垂泪:心中有恨,只能默默流泪。
  9. 无语但悲歌:无话可说,只能悲歌。
  10. 因凝想,从别后:因而凝神思念,自从别后。
  11. 蹙双蛾:眉头紧皱,表现愁苦。
  12. 春来底事:春天来临,何以辜负。
  13. 孤负紫袖与红靴:辜负了美丽的女子。
  14. 速整雕鞍归去:快快整好雕鞍回去吧。
  15. 著意浅斟低唱:专心喝酒低唱。
  16. 细看小婆娑:细看那轻盈的舞姿。
  17. 万蕊千花里:在万朵千花之中。
  18. 一任玉颜酡:任凭那娇美的面容微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织物,形象生动。
  • 对仗:如“紫袖与红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光影有如在庭前舞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愁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离愁:象征离别的痛苦与思念。
  • :象征逃避与消愁的方式。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的时光。
  • 紫袖与红靴:象征美丽的女子与青春的约会。
  • 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离愁晚如织”中的“织”指的是什么? A. 织布
    B. 织物
    C. 织梦
    D. 织网

  2. “奈何酒薄愁重”中的“奈何”表示什么含义? A. 如何
    B. 为什么
    C. 可惜
    D. 幸好

  3. 诗中提到的“紫袖与红靴”象征了什么? A. 朋友
    B. 美丽的女子
    C. 春天
    D. 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赵长卿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对酒的描写和情感的细腻,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睡起 自咏 戏用方外语示客 南堂 杂咏 幽居春晚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 夏日十二首 其四 赠道友 塞上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乌有子虚 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满腹疑团 雨字头的字 龙骧凤矫 迎枕 荼酷 庆荷 穷瘠 婀娜多姿 包含死的词语有哪些 得而复失 气字旁的字 蝭` 韦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