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43
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
幽鸟衔将远恨来,一一都啼了。
不学鸳鸯老。回首临平道。
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
春天的江南,水满盈,三月里草木繁盛。
幽静的鸟儿带着远方的愁苦而来,一只一只地鸣叫。
我不愿像鸳鸯一样老去。回首看那临平的道路。
人们说我的眉毛像远山,但山的轮廓不如我的眉毛更好看。
本诗中提及的“鸳鸯”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爱情象征,鸳鸯通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的忠贞与美好。而“临平道”可能与临平山的美景相关,借此道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较少文献记载,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春季,正值江南水乡的美好时节,诗人借春水与草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卜算子·春水满江南》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开篇“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描绘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美丽画卷,水波荡漾,草木繁茂,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诗人通过“幽鸟衔将远恨来”,将自然与情感结合,暗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对往事的追忆,鸟儿的啼鸣似乎带来了愁苦的情感。
“不学鸳鸯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与不被束缚的向往。“回首临平道”,不仅是对风景的回望,也是对人生道路的反思。最后一句“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以山与眉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自身美丽的自信与对外界评判的不屑。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与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A. 春水
B. 幽鸟
C. 桂花
D. 芳草
“不学鸳鸯老”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忍耐
B. 爱情
C. 孤独
D. 友谊
诗中提到的“临平道”象征什么?
A. 山水风景
B. 人生道路
C. 爱情旅程
D. 乡村小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