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时间: 2025-05-02 22:50:45

诗句

去年灶妇饱而腴,今岁啼饥眼欲枯。

麦饭熟时犹远在,不多元气急须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0:45

原文展示

去年灶妇饱而腴,
今岁啼饥眼欲枯。
麦饭熟时犹远在,不多元气急须扶。

白话文翻译

去年灶妇在丰收的季节里吃得饱饱的,
今年却只剩下啼哭的饥饿,眼睛快要干枯。
麦子和饭熟的日子还遥遥无期,
不多的元气急需他人来帮助。

注释

字词注释:

  • 灶妇:指家庭的女主人,负责做饭的人。
  • 饱而腴:形容吃得饱,身体丰满。
  • 啼饥:形容因饥饿而哭泣。
  • 元气:这里指生气、活力。
  • :帮助、支撑。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农民在丰收与饥荒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诗中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的困苦,展现了农民的苦难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昂,号阮亭,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词和文赋著称,风格多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农民生活艰辛的时期,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交替,诗人通过描写一年的变化,反映出农民的生活状况,表达对人们困境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开头的“去年灶妇饱而腴”画面鲜明,展现出丰收的喜悦与富足,随后转入“今岁啼饥眼欲枯”,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苦难。诗中不仅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简单的叙述,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意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人们命运的关切。尤其最后一句,既是对当前困境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显示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灶妇饱而腴”:
    • 描述了去年的丰收,灶妇一家的富足生活。
  2. “今岁啼饥眼欲枯”:
    • 今年的变化,灶妇因饥饿而哀哭,眼睛干涩,描绘了生活的困境。
  3. “麦饭熟时犹远在”:
    • 暗示了丰收的时节尚未到来,未来的希望渺茫。
  4. “不多元气急须扶”:
    • 生活的艰辛使得人们急需帮助,体现了人们互助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去年”和“今岁”的对照,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 拟人:将饥饿的状态与情感结合,体现生活的无情。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生活,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关怀与同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灶妇:象征家庭的支柱,代表着普通农民的艰辛与付出。
  • 饥饿:象征困苦和无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 麦饭: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灶妇”指的是谁?

    • A. 男性
    • B. 女性
    • C. 孩子
  2.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农民生活的困苦
    • C.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麦饭”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和希望
    •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因战争而带来的民生困苦,展现了诗人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两首诗都通过对比手法强调生活的艰难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杜甫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十首 其五 成都和友人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三首 其三 浣溪沙十一首 其一 浣溪沙 猴年新春夜读史偶成 浣溪沙 仿赵彝斋双钩水仙,为道之寿 浣溪沙 偶憩清和庵即事 浣溪沙 和任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鬻矛誉榡 积习相沿 酉字旁的字 包含娃的词语有哪些 鼎鬯 贝字旁的字 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追锋车 日字旁的字 点头咂嘴 断断续续 犬字旁的字 瞑眩药 乞和 遗风余韵 高字旁的字 贪人败类 机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