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0:45
去年灶妇饱而腴,
今岁啼饥眼欲枯。
麦饭熟时犹远在,不多元气急须扶。
去年灶妇在丰收的季节里吃得饱饱的,
今年却只剩下啼哭的饥饿,眼睛快要干枯。
麦子和饭熟的日子还遥遥无期,
不多的元气急需他人来帮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农民在丰收与饥荒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诗中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的困苦,展现了农民的苦难与希望。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昂,号阮亭,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词和文赋著称,风格多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农民生活艰辛的时期,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交替,诗人通过描写一年的变化,反映出农民的生活状况,表达对人们困境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开头的“去年灶妇饱而腴”画面鲜明,展现出丰收的喜悦与富足,随后转入“今岁啼饥眼欲枯”,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苦难。诗中不仅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简单的叙述,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意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人们命运的关切。尤其最后一句,既是对当前困境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显示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生活,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关怀与同情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灶妇”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诗中提到的“麦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因战争而带来的民生困苦,展现了诗人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两首诗都通过对比手法强调生活的艰难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