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1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11:00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作者: 洪咨夔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作者与妻子相处如同兄弟一般亲密,羡慕那些还有母亲的人,自己却感到生无可恋。虽然未生病时就想着求药,但每餐都在想念遗留下来的羹汤。如今这种情感已成往事,只有泪雨等待着一同倾泻。
此诗并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和对家庭温情的渴望。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弼,号白云,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失去妻子之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重视。
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开篇以“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开场,既描绘了与妻子及孩子的和睦生活,也为后文的悲伤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羡慕他人仍有母亲陪伴,而自己却失去了最亲近的伴侣,情感深入人心。
诗中提到的“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即使是在未生病时,也思索着如何对待这段感情,甚至在吃饭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妻子为自己准备的羹汤,传达出对过去幸福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最后“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则是对情感的无奈总结,流露出深切的悲伤与失落。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却蕴含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如与他人的羡慕)、拟人(情感如泪雨倾泻)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羡渠犹有母”,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句“泪雨待同倾”中“泪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家庭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以孤独的思乡情绪为主。两者都展现了浓厚的情感,但主题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