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44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山间的雾气迷蒙,晨光透过湿润的窗明亮。
我想起身去游历,然而又绕回塔旁徘徊。
杂乱的云层间开出鸟儿飞翔的路径,树林中传来秋天的声音。
曾与我的弟子们约定,香火灯烛将伴我度过余生。
“香灯尽此生”表达了对修行的执着与对弟子的期许,反映了佛教文化中的修行精神。塔院通常是修道之地,诗中提到的塔可能是佛塔,象征着信仰的坚定。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号称“禅僧”,以其诗歌形式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与自然、人生哲理相关,常流露出对修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齐己的修行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悟人生哲理的过程。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许多诗人受其影响,表现出对自然与灵性追求的结合。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出山间的晨光与雾霭,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诗人的心境随着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而浮动,想要离开,却又无奈于对塔院的眷恋。诗中“乱云开鸟道”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与变化,隐喻了生命中的机遇与选择。最后一句“香灯尽此生”则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修行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齐己诗歌的独特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修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当下的珍惜,体现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岚光叠杳冥”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诗人想要去哪里游历?
“香灯尽此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齐己的《留题仰山大师塔院》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但齐己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信仰,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歌中对自然的美好描绘与哲理思考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