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三觉山》

时间: 2025-05-02 04:13:52

诗句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3:52

原文展示:

游三觉山
齐己 〔唐代〕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三觉山的情景。白色的石头铺成的小路曲折蜿蜒,让人感觉走到了尽头。孤零零的山峰像一座高阁挺立,茂密的树林遮挡了星空。世俗的看法随着时间而变化,但内心的禅意却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依然如故。此时良夜正深,眼前的窗子透出海天交接的红光。

注释:

字词注释:

  1. 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象征着山路。
  2. 重重:形容道路的层叠和曲折。
  3. 萦纡:形容道路的弯曲。
  4. 孤峰:独立的山峰。
  5. 擎像阁:仿佛高耸入云的阁楼。
  6. 万木:形容树木众多。
  7. :遮蔽。
  8. 世论:世俗的言论或观点。
  9. 禅怀:内心的禅意。
  10. 历劫同:经历很多磨难后依然保持一致的心境。
  11. 良宵:美好的夜晚。
  12. 冥目:眼睛闭起,表示沉思或入迷。
  13. 海日:海面上的太阳,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典故解析: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和对内心修养的坚持,是对禅宗思想的体现。禅宗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不受外界影响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叔齐,号青溪,唐代诗人,以佛教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包含禅意,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时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共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游览山水,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游三觉山》以山水景致为背景,蕴含着深刻的哲思。诗的开头描绘了蜿蜒的白石小路,营造出一种探索与寻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孤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巍峨与壮丽,同时也象征着人内心的独立与坚定。在描写万木遮天的场景时,诗人用“蔽星空”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回归自然的感觉。

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世俗的变化与内心的恒定,体现了对时间流逝、世态炎凉的洞察。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最后一联“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以美妙的意象结束,形成了对夜晚宁静与光明希望的呼应,象征着内心的觉悟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石路重重:描绘了山间小路的曲折与艰难,给人一种探险的感觉。
  2. 萦纡势忽穷:表达了走到尽头的无奈,暗示人生的困境。
  3. 孤峰擎像阁:孤立的山峰高耸,给人以崇高的感觉,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4. 万木蔽星空:树林茂密,使得星空被遮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5. 世论随时变:世俗的观点会随时间而改变,体现了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6. 禅怀历劫同: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与世事无关,强调了禅宗的思想。
  7. 良宵正冥目:在美好的夜晚,眼睛闭上,沉浸在思考中。
  8. 海日上窗红:窗外的海面与日出交相辉映,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山峰比作阁楼,增强了孤峰的崇高形象。
  2. 对仗:全诗中对称结构的运用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3. 意象:通过“白石”、“孤峰”、“万木”等意象,营造出自然的气息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禅意,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石:纯洁与坚固的象征。
  2. 孤峰:独立与崇高的象征。
  3. 万木:生命的繁盛与自然的庇佑。
  4. 星空:理想与希望的象征。
  5. 海日:光明与未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石路”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便捷
    • B. 曲折
    • C. 漂亮
  2. “世论随时变”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 A. 世俗的无常
    • B. 自然的美好
    • C. 友情的变化
  3. 诗中“良宵正冥目”表现了诗人的哪个状态?

    • A. 清醒
    • B. 沉思
    • C. 忧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与齐己的作品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的是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游三觉山》这首诗的美妙与深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织锦词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春野行(杂言) 观棋(一作段成式诗) 宿辉公精舍 雨中与李先生期垂钓先后相失,因作叠韵 过五丈原 谢公墅歌 题李处士幽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夜奔 包含态的词语有哪些 跳蝻 额首称庆 龜字旁的字 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猫哭老鼠 尽足 瓮牖桑枢 又字旁的字 言简意足 明验大效 示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执意不回 要开头的成语 好古敏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