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9
示诸侄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
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
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
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
不要问我年纪将近老朽,因为能吃的已经不多了。
我看起来瘦弱,走路时也显得很吃力。
死去又有什么好忧虑的,活着的时候总可以吟咏歌唱。
侯门(权贵之家)终究要离去,我只想清扫旧日的松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侯门终谢去”意指权贵的家庭最终会失去权势,体现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松萝常被用来象征旧日的情感和记忆。
作者介绍:
齐己(779年-841年),唐代诗人,本名齐宗,号己斋,晚号禅客。齐己在诗歌上以其清新脱俗和富有哲理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哲理,常流露出淡泊明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示诸侄》创作于齐己晚年,身处唐朝的末期,社会动荡,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向侄子们传递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超然态度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示诸侄》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展现了齐己对生命、衰老与死亡的思考。全诗以一种淡然的语气,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接受与对生命的珍视。开头两句“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自觉,表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淡漠。接下来的“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身体的虚弱与行走的艰难,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诗人在面对死亡时却采取了一种从容的态度,“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言下之意,活着就应该有歌声,即便生活困苦,心中有歌便是富足。最后一句“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世事的无常相结合,强调了权贵之家的最终衰落,也暗示了对往昔的告别,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洒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出齐己的高超诗艺和深邃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无常与衰老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面对生命的无常与衰老,诗人采取一种洒脱的态度,强调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的价值和精神的自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 A. 权贵之家 B. 普通人家 C. 富裕的商人 D. 官府
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是: A. 非常忧虑 B. 从容淡然 C. 感到恐惧 D. 感到悲伤
“形容浑瘦削”中的“浑”字可以理解为: A. 完全 B. 部分 C. 轻微 D. 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齐己的《示诸侄》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反思与生命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着重于离别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多的是哀愁,后者则是淡然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