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1:27
德山入门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踪。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途辙。
这首诗的意思是:德山大师进入门时便用棒子教导弟子,教诲的方式往往隐秘而深奥;临济大师进入门时则大声喝斥,教导总是在声响与尘世中来回游走。如果你真是有灵性的僧人,就应该在脚下扬起风来,超越古今的路径与轨迹。
作者介绍:释端裕,宋代禅宗僧人,致力于禅理的探求与传播,其作品多围绕禅宗思想展开,强调悟道与实际修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禅宗在当时社会中逐渐普及,释端裕借助诗歌表达对禅宗教学法的理解与感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禅宗的热忱与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德山和临济两位大师的描绘,展示了不同的禅宗教导风格。德山的教导方式隐秘而深邃,强调内心的领悟;而临济则以喝斥的方式直接引导,显得更加外向和直白。两者的对比,不仅体现了禅宗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不同修行者的需求。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呼唤真正的“英灵衲子”,强调要超越古今,真正悟道的僧人应当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勇于探索与实践。这一主题在禅宗中非常重要,强调内在的觉悟与外在的实践之间的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强调的是修行者在面对不同教导方式时,应具备的灵性与自我反省能力,鼓励人们勇于探索与实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德山与临济两位大师的教导风格有何不同?
A. 德山严厉,临济温和
B. 德山隐秘,临济直接
C. 德山无声,临济有声
D. 二者完全相同
“英灵衲子”指的是?
A. 普通僧人
B. 有灵性、有智慧的修行者
C. 年轻的僧人
D. 禅宗的创始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