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0:47
不寱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舄。
竟日隐几坐,拳局不得适。
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
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
奏床不得眠,耿耿到明发。
黄嬭共住久,来梦乃其职。
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
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
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
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
人言老禅师,两肋不到席。
兹事恐未暇,但愿了今夕。
平生北转窗,栩栩即圣域。
睡僊吾所慕,行步亦鼾息。
南风吹来潮湿的天气,湿滑的地面让我行走困难。整天坐在几案旁,心中烦闷难以释怀。感觉丹田深处像是无底的深渊,眼前的景象模糊不清。腿脚无力,像是跨不动马鞍,手臂却强壮得像是可以抛石头。身体疲惫的酸痛,夜里不时加重。躺在床上无法入眠,直到天亮才感到烦躁。黄昏时分,梦境常常光顾我,仿佛它是我的职务。睡魔是我的老朋友,曾经是未受欢迎的访客。我们互相招呼,却都不想勉强自己出力。周公再也无法来到,近在咫尺却隔着古今。彭尸无法离去,骑士也无法疾行。主客之间的忧愁交织,空房间里白色的光影游荡。人们说老禅师两肋没有座位。如今这件事恐怕没有时间解决,只希望今晚能结束。平生在北窗前,恍惚如同进入圣域。沉迷于睡眠,连走路都像是在打鼾。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瑞,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以其田园诗和山水诗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见长。
《不寱》写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生活也充满了烦闷与困扰。诗中反映了作者因环境和个人健康问题产生的忧虑与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不寱》是一首表现睡眠困扰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因身体不适而导致的失眠烦恼,生动地展现了身心疲惫的状态。全诗通过南风、湿气、梦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无奈的氛围。诗人以“南风酿卑湿”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潮湿阴郁的环境中,接着描述因湿滑的地面而感到的身体不适,进一步引出心情的烦闷。
诗中“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一句,极具想象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无助。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困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层的焦虑感。尤其是在“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一联,诗人通过主客的关系,表达了孤独感和无奈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整首诗在描绘失眠的同时,连接了个体的心理与社会环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诗的尾声提到“平生北转窗,栩栩即圣域”,似乎在向往宁静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失眠与身体不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借助睡魔与梦境的意象,揭示了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南风”主要代表什么?
A. 温暖
B. 潮湿
C. 寒冷
答案:B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宁静
C. 焦虑
答案:C
“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这句中的“周公”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周公旦
C. 一位诗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