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3:39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
作者:范成大 〔宋代〕
仙篆驱龙效水灵,
佛螺吹梵演云经。
何烦础汗生蒸润,
便借炉薰作晦冥。
一念故应周法界,
万神元不隔明庭。
昌时圭璧形声应,
不似周时莫我听。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滋润大地的美好景象。诗人以仙人和佛教用语为引,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崇敬与感慨。诗中提到的“仙篆”和“佛螺”象征着超凡的境界,暗示了雨水的灵动与神秘。诗人认为,这样的雨水不需要人为的操控,正是自然的恩赐。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当时的昌盛与美好,强调了与过去的对比,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复苏的交替阶段。诗人通过对雨水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以及对生活滋润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诗中“仙篆驱龙效水灵”的意象,体现了自然现象的灵动与神秘,配合“佛螺吹梵演云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雨水对生命的滋润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自然的恩赐,反映出一种人生哲学,认为无须过多的干预,自然而然的变化才是最美的。在最后两句,诗人用“昌时圭璧形声应”对比往日的沉寂,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仙篆驱龙效水灵
描绘了仙人施法驱动龙以唤雨的场景,具有神秘色彩。
佛螺吹梵演云经
表达了佛教音声的传递,象征着灵魂的洗礼与宽恕。
何烦础汗生蒸润
质疑为何需要烦恼地面湿气的蒸发,暗示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
便借炉薰作晦冥
借用香炉的气味来营造一种朦胧的氛围,寓意隐秘的哲理。
一念故应周法界
表示凡人的一念已能应和宇宙法则,强调心灵的力量。
万神元不隔明庭
万千神灵并不阻隔光明的殿堂,象征着人与神灵的和谐。
昌时圭璧形声应
昌盛时光,权力象征与声音的共鸣,反映出繁荣的景象。
不似周时莫我听
过去的沉寂与现在的对比,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感激,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仙篆”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神秘与超凡
C. 自然现象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进一步了解范成大及其诗作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