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5
立秋二绝 其一
作者: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
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
且对西风贺立秋。
这首诗表达了在三伏天的酷热中,内心的烦闷和愁苦。虽然七月的暑气让人感到生活的沉重,但岁月已过半,不必再惆怅不已。面对即将到来的秋风,诗人决定庆祝立秋的到来。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理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为素材,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这首诗作于立秋时节,正值三伏天的末尾。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了生存的艰辛,但随着秋天的到来,他意识到岁月的流逝,决定以正面的态度迎接新的季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感受,融合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在炎热的三伏天,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烦恼,表达了对夏季酷暑的无奈。然而,诗中又蕴含着一种积极的态度,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意识到岁月的流逝,决定放下惆怅,迎接秋风的到来。
诗的前两句“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描绘了炎热的场景,再引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从愁苦中解脱出来的过程,表达了对秋天的期待与庆贺。
整首诗表达了在酷暑中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秋天到来的期待。它鼓励人们放下烦恼,拥抱新的季节和生活。
诗中“立秋”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开始?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四大愁”主要是指什么?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因酷暑而产生的烦恼
C. 秋天的到来
D. 生活的乐趣
诗人对立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忧愁
B. 期待与庆贺
C. 无所谓
D. 恐惧
答案:1. C 2. B 3. B
比较范成大的《立秋二绝》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描写季节变化时的不同风格。范成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社会的沉重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