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32
宫府相图势不收,国家何有各自谋。
纵无管蔡当时例,业已弯弓肯罢休!
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
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就令昆季尸神器,未必唐家便破亡。
建成回马欲驰归,元吉行趋武德闱。
若使两人俱得去,却於何处极兵威?
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只知世上寻常理,争信英雄解灭亲。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权力争夺与亲情的对立,借古代历史中的唐太宗时期来探讨。诗人感叹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与国家各自的利益,认为即便没有管仲和蔡锷那样的例子,权力争斗依然不肯罢休。兄弟之间的相争破坏了天伦之乐,历史上如舜帝那样的苦难也屡见不鲜。即使有人掩盖真相,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却依然听不到亲情之间的杀戮。朝中辅佐皇帝的大臣们夜以继日地讨论国事,争论谁能保全社稷。即便兄弟之间死去,唐家的命运也未必会因此而终结。建成如果回头,元吉则向武德殿走去。如果两人都能安全离开,那么又能去哪里施展他们的军事才能呢?嫡长子继承王位是有其道理的,老臣对自己的儿子也应是公平的。世间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难以相信英雄会为了权力而亲自动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淳,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作有大量诗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读唐太宗纪》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权力斗争频繁的时代。范成大通过对唐太宗时期的回顾,反映出对权力与亲情关系的深刻思考,警示后人对家族与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这首诗以唐太宗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复杂的探讨。诗中通过对兄弟相残、亲情破裂的描写,折射出权力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令人深思。诗人运用典故与历史事件,强调了权力与亲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古代帝王家族悲剧的感慨。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诗人指出即使是身处高位的英雄,也难以逃脱权力争夺带来的痛苦。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诗人明确提出嫡长子继承的道理,反映了对家族伦理的尊重,抒发了对权力获取方式的无奈与悲哀。
诗歌的核心在于探讨权力的争夺与亲情的对立,表现出历史上的悲剧性和复杂的人性关系。诗人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提醒后人珍惜亲情,警惕权力的诱惑。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哪个朝代的?
A. 周朝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
“嫡长承祧”指的是什么?
A. 权力的继承
B. 家族的繁衍
C. 兄弟的和睦
D. 国家安危
诗中提到的“舜”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汉高祖
B. 唐太宗
C. 传说中的帝王
D. 晋文公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