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5:29
《浣溪沙(四)》 作者: 韦庄 〔唐代〕
绿树藏莺莺正嘀,
柳丝斜拂白铜堤,
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
绣鞍骢马一声嘶,
满身兰麝醉如泥。
绿树中藏着黄莺,正轻声啼叫;
柳条轻轻拂过白色的铜堤,
江面上草木繁茂,显得生机盎然。
黄昏时分,归来的客人,你要去哪里呢?
华丽的鞍子下,骏马发出一声嘶鸣,
我满身香气,醉得像泥土一样。
韦庄(836-910),字子华,号梦得,唐代诗人,世称“晚唐诗宗”。其诗风多情,语言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浣溪沙(四)》创作于晚唐,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展示了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热爱。
《浣溪沙(四)》是一首描绘春日黄昏的词作,韦庄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绿树”和“藏莺”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仿佛让人感受到鸟儿在树间轻快的歌唱。而“柳丝斜拂白铜堤”则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氛围,柳条轻拂,勾勒出柔和的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弄珠江上草萋萋”,则将视线转向江边的草木,生机盎然,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在这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画面,还透过自然表达了自身的情感。
“日暮饮归何处客”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黄昏时分归家的旅客,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而“绣鞍骢马一声嘶”则再度带出一种生活的闲适与富贵,马的嘶鸣仿佛在呼唤着归家的旅人。最后一句“满身兰麝醉如泥”则是对醉意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沉醉于美好生活的心情。整首词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好与人生感悟的热爱。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归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日暮饮归何处客”中的“日暮”指什么时间?
诗中哪种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诗中提到的“绣鞍”代表什么?
韦庄的《浣溪沙(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一样,都展现了浓厚的抒情风格,但韦庄更侧重自然与人生的结合,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