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1:06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清晨的雨后,天边的阳光透过虚空的栏杆洒下,四周的云山尽收眼底。
大地在江岸上显得孤绝,天空映照着空旷的海门。
树林的颜色和秋天的雾霭交织,潮水的声音随着夜风飘入耳中。
每年都在这样的景色中,催促着白头老翁的白发愈发增多。
作者介绍:张祜,字希孟,唐代诗人,生于福建,后在长安生活。他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们情感的诗作而闻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迁,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
《题樟亭》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生态度的诗作。诗人在晨曦中凭栏远眺,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第一句“晓霁凭虚槛”以清晨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云山四望通”描绘出一种无边无际的辽阔感,仿佛让读者与诗人一同融入这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孤寂感,表达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两句,似乎在描绘自然的壮阔,却也暗含着一种孤独感,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对比。接下来的描写中,树色与秋霭的交融,以及潮声与夜风的结合,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流逝,诗人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自身的感受,表达出对于岁月流逝的思考。
最后一句“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用“催尽”一词,传达出时间对人的无情,令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整首诗在描绘美丽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鲜明的诗意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晓霁”指的是:
A. 清晨雨过天晴
B. 黑夜降临
C. 下午阳光明媚
D. 夕阳西下
“年年此光景”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每年都有不同的风景
B. 每年都在重复相似的景象,时光无情
C. 每年的光景都很美
D. 每年都有新的体验
诗中“白头翁”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与衰老
C. 诗人自己
D. 自然的变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