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2:46
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我还未经历风浪的事情,刚刚开始游历东越。
露水沾湿了湖边的草,月光照耀着秋天的海山。
梅市的门在哪里,兰亭的水又流向何方?
在西兴等待着潮水的来临,落日的余晖洒满了孤舟。
作者介绍: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丽流畅著称,常反映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送别朋友李遂之越游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旅途的感受交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送李遂之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自然景色映衬人情,在平淡中蕴藏深情。首句“未习风波事”,以自谦的口吻开篇,暗示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未知与期待。接着通过“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两句,描绘出宁静的湖边秋景,既有轻柔的露水,也有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第三句“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诗人以梅市和兰亭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之地的向往与珍重,暗示旅途中的思念与留恋。最后两句“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等待的主题,落日映照下的孤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在意境上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精湛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a) 祝福朋友
b) 描绘自然景色
c) 表达对孤独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月照海山秋”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美景
b) 秋天的宁静
c) 夏天的热烈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梅市”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热闹的集市
c) 美好之地
d) 旅途的惆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