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4:45
夜登小南门城上
作者: 陆游 〔宋代〕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
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
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
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在江城的夜晚,我拄着拐杖上了城墙,夜深了,已过了二更。
月光照耀下,树影摇曳,风声在急流中显得格外雄壮。
野外的小船上,渔网高高扬起,篝火把周围照得通明。
湖塘的景象正是如此,我回头望去,想起了那柴荆的情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极具爱国情怀,风格清新俊逸,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抒情和咏史。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战乱,心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中描绘的江城夜景,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江城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唤起读者的共鸣。开头的“曳杖上江城”展现了作者的孤独和思考,夜色下的城市显得宁静而又深邃,令人沉思。接下来的描写中,月光与树影的交错,以及风声的激荡,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澎湃与安宁的对比。最后两句则通过对野艇和篝火的描写,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他对纯朴乡野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夜晚,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以宁静的江城夜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诗中“曳杖”指的是什么?
A. 拄着拐杖
B. 走路
C. 休息
“二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7点至9点
B. 晚上9点至11点
C. 晚上11点至1点
诗中提到的“柴荆”象征什么?
A. 乡村生活
B. 都市生活
C. 战争